李驍示意他落座,直接問道:“烈士親屬安置撫恤之事安排的如何?”
早在兩個月前,李驍便已經將金州戰死將士的名單提前送到了韓玖光手中。
并安排他早做準備。
韓玖光從袖中取出一份文書,雙手呈上:“金州境內東征陣亡的八百二十六名將士家屬,已全部完成登記造冊。”
“其中無依無靠的孤寡老人,共三十七人,已接入府城養老院贍養。”
“有子女的家庭,共一百五十六戶,已按大王旨意,為其子女辦理了武備學堂入學資格,待秋季開學便可入學。”
“其余家屬的撫恤銀、工作職位也已發放到位……”
李驍接過文書翻閱,滿意點頭:“做得不錯,務必確保每一戶烈屬都能得到妥善安置,不可有遺漏或怠慢。”
“臣遵旨,絕不敢疏忽。”
韓玖光應道,又取出另一份文書:“此外,臣還帶來了金州去年一年的物產產出統計,請大王過目。”
李驍翻開文書,韓玖光在旁補充說明:“大王也知曉,金州地處我秦國北部,氣候苦寒,可耕種的糧田不算多。”
“去年糧食總產量約為八十萬石,其中小麥五十萬石、粟米三十萬石,雖比前年略有增長。”
“但與大漠、西州、甘肅等地相比,仍有不小差距。”
“工業方面~”
他語氣稍緩,帶著幾分無奈:“金州鋼鐵工業冠絕天下,但紡織坊規模,逐漸被大漠超越。”
“去年各類鐵器產出約五萬件,布匹產出約十萬匹……”
李驍聽完,心中有數,金州產糧不及其他州,重工業強勢,輕工業正逐漸被超越,畢竟金州地理位置偏北,交通不太方便。
但畜牧業的優勢明顯,產出牛羊眾多,金州的羊毛制品更是遠銷中原,為金州府庫增收了不少銀兩。
他放下文書,看向韓玖光:“你在金州任巡撫兩年,將民政事務打理得井井有條,倒是委屈了你這個前遼國中書令。”
韓玖光聞言,連忙起身拱手:“大王說笑了,臣能得大王信任,為秦國百姓做事,已是莫大的榮幸,何來委屈之說?”
韓玖光乃是韓玖遠的大哥,曾經的遼國中書令。
因為韓瑩兒成了李驍的女人,韓玖遠又在北疆步步高升,成為了北疆重臣。
擔心自己遭到耶律直魯古的清算,再加上瞧出王廷氣數將盡。
于是韓玖光便趁著二虎率軍前往王廷地盤上打草谷,劫掠牧民的時候,帶著家人進入了二虎軍中尋求庇護。
然后回到了北疆。
因為他在王廷本就是幫助耶律直魯古處理政務的,于是李驍便任命他為金州巡撫,依舊管理民政這攤事情。
而韓玖遠卸職度支司參軍之職,調去遙遠的靈州為巡撫,也與韓玖光的到來有關。
李驍不愿韓氏兄弟在中樞權力過密,此舉既是制衡,也是對韓家的另一種重用。
隨后,韓玖光又向李驍匯報:“大王,遼國兵部侍郎烏延班素派人聯絡了臣,聲稱愿意為我北疆做事。”
畢竟他的身份已經暴露,耶律直魯古已經不信任他了,而且還會有生命危險。
所以繼續留在王廷沒有什么用處,但他在王廷當了這么多年的中書令,明里暗里的發展了不少心腹。
再加上如今北疆勢大,還是有不少遼地官員愿意暗中為北疆傳遞消息。
此前王廷與古兒王朝開戰的消息,便是他的心腹傳給錦衣衛的。
所以,韓玖光也成為了北疆與王廷官員溝通的一道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