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協心中滿是意外。
荀彧屏退了所有人,竟只為說這樣一番話。
按說,劉協打心底里是很抗拒的。
可抬眼望見荀彧那雙真誠到不含半分雜質的眼睛,連帶著對他這個君主的殷切期盼,像一束暖光猝不及防照進心底。
使方才那份堅拒的念頭,竟不知不覺松動了幾分。
此刻,劉協的臉色也微微的發生了改變,聲音也平靜了下來。
“令君,汝何必如此?”
沒有了往日的唯唯諾諾,更像是卸下了所有的防備和偽裝。
這似乎才是劉協的本色。
“臣句句肺腑。”
荀彧的話仿佛每一個字都浸透著心頭的熱血與赤誠。
劉協嘆了一口氣。
他坐了下來,眼睛微微一虛:
“令君啊,你既言曹丞相為忠臣……他欺辱朕之時,難道你未嘗得見?”
荀彧明白,陛下所言之事,乃是許田圍獵,乃是勒斃董妃,乃是遷駕許昌,乃是禁絕外臣……
是啊,丞相的確做過許多欺君之事。
可若欲解釋,卻皆事出有因。
譬如,許田圍獵實乃威懾諸侯、穩固軍心;
勒斃董妃乃董承謀反,牽連所致,非為私怨;
遷駕許昌乃為避諸侯之亂、護陛下周全;
禁絕外臣乃為防宵小窺伺、保宮闈安寧……
縱然有些牽強,好歹解釋得過去。
事實上,荀彧也明白,曹操的確有過帝王之志和不臣之心。
但人也是會變的。
或許初得掌握天下之權柄,會被權力和勝利沖昏了頭腦。
但冷靜下來,回想少年的壯志與初心,亦未必不會幡然醒悟,重歸忠節之路。
于是,荀彧向劉協保證:
“陛下,丞相當初不過一時為權欲所惑,待掃清宇內、四海升平,必當憶及少時漢室之念,將此萬里河山完璧歸于陛下!”
話說至此,已至肺腑之言。
但劉協又豈會輕易相信?
“那,又何故殺那些向漢之臣……”
荀彧嘆了一口氣:“天下人皆稱心向漢室,然究其實,誰為真忠,誰為偽佞,如何能知?多少人假漢室之名,行竊國之實,不過欲攬權柄耳。
臣下獄之人,多少都在許都行過作奸犯科,蠹國害民之舉。
陛下若為他人所得,臣實不敢深思,屆時陛下將蒙何等境遇。”
“咕……”
劉協喉結一動。
他亦回想起當年在那些西涼軍閥手中的日子,屈辱之極,苦不堪言。
縱是王允,亦視其為不諳世務的孩童。
其恃功自矜,言辭間全無主上之禮。
相比之下,曹操待他的確是最好的一個。
可這,亦不足以讓劉協相信曹操。
這些年,他受的委屈太多太多。
又豈能輕易釋懷?
“若到那時,他悖逆初心,恃功自傲,誘逼朕退位,禪位于他,又待怎樣?”
“臣……必以死相阻!”
荀彧含淚保證。
劉協看到了荀彧眼眶中的淚水,自也看到了他心底的赤城。
他又哽咽一聲:“會么?”
荀彧紅著眼,咬著牙,回答得斬釘截鐵:
“會!”
這一句“會!”真的觸動了劉協心中最敏感的那根神經。
他也終于明白。
這世界上存有很多向漢之人。
你看,就連曹操最信任的人,都有這般心跡。
那其他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