隴右的強盛,終會隨著政策的轉變而走向衰敗,哪怕隴右子弟心有不甘也沒辦法。
隴右已經鞏固,但云貴、遼東、西域、嶺南等處還并未鞏固。
想要鞏固這些地方,就只能投入資源,然后才能慢慢獲得回報。
劉繼隆能慶幸的,就是自己面對的局勢相較來說,還沒有明初那么艱難。
最簡單的舉例就是明初四川經過蒙古人屠戮,僅有不足一百五十萬人,而劉繼隆手中四川部分的劍南道、山南西道及山南東道,合計人口不下四百萬。
相比較下,黔中及大禮、安南等處各類民族人口也不過三百萬。
若是能通過戰爭解決一部分不安定份子,劉繼隆則可以通過艱難、山南西、山南東等三道將黔中及云南大部分土地漢化。
歷史窗口擺在這里,劉繼隆是不可能放過這個機會的。
在這個問題面前,所有人和勢力都得讓步……
“此事,且看看他們態度吧。”
劉繼隆深吸口氣,一句話便堵上了高進達的嘴。
高進達見狀只能在心底嘆氣,而李商隱卻十分清楚劉繼隆想做什么。
對于劉繼隆想做的事情,他通常都是支持的,畢竟如果沒有劉繼隆,他恐怕早就抑郁不得志而早亡了。
劉繼隆抬手示意他們離開,二人也恭敬作揖離去了。
在他們走后,張延暉上前為劉繼隆添茶添水,感嘆道:“殿下這家,也不好當啊。”
“呵呵……”劉繼隆輕笑,笑聲中卻有些疲憊。
“盤子大了,自然也就不好擦了。”
“吾只能管身前事,管不了身后事,但想要管好身前事,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劉繼隆清楚,這個消息傳開后,恐怕他身邊親近的人又要變少了。
事實也證明,他的猜想沒有錯。
李商隱等人離開漢王府后不久,洛陽城內便開始傳出了消息。
一則劉繼隆尚公主,二則朝廷大軍東進,三則是廢除隴右免費飯食的待遇。
任何資源的回收,都代表可爭取的利益,但更重要的還是劉繼隆的態度。
如果劉繼隆持續偏心隴右,百官雖然有怨言,卻也不敢說什么。
可如今劉繼隆釋放了一個信號,那就是隴右也并非是萬年長青。
這樣的做法,很快就經過洛陽城內隴右官員的傳播,很快傳往了不少州縣。
陳靖崇、斛斯光出征前,特意奏表劉繼隆,希望不要在眼下廢除隴右學子飯食,以免軍心動搖。
只是他們奏表后不久,王式便帶著圣旨來到了滑州,并節制了二人。
“殿下調遣老夫前來,全因二位都督未曾在此地征戰,故此讓老夫維系好大軍軍需,望二位不要生出芥蒂。”
滑州衛南衙門內,王式坐在主位舉杯,而下首分別是斛斯光、陳靖崇、馬懿、高淮、王建、鹿晏弘、韓建等人。
王建、鹿晏弘、韓建三人沒有靠山,三人小心翼翼,而陳靖崇、高淮和馬懿態度平平,斛斯光則是不太高興。
對于這幾人,王式到來前都了解過了,故此詢問道:“敢問陳都督,滑州糧倉存糧幾何,民夫可曾充足”
陳靖崇面色平靜作揖:“糧倉內存糧三十二萬石,但其中有十二萬石是常平倉的糧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