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高的錄取比例,不用猜都能知道,肯定是漢王專門下令做出了安排。
程駟舉對此沒覺得有什么不妥,反而還暗自慶幸,幸好自己在江寧落榜了,要不然哪有機會能來大漢參加恩科會試。
偽清兩江總督在九江戰死,二十萬大軍全軍覆沒的消息,已經通過邸報在大漢治下傳播開來。
作為在荊州趕考的恩科考生,程駟舉自然也是第一手知道了這些消息。
偽清已經是行將就木,而大漢卻是旭日東升。
要在偽清那邊參加科舉,就算運氣好考上了進士,那也得乖乖等滿大人們吃飽了,才能輪到你去補缺。
許多偽清的進士舉人,甚至等一輩子都等不來一個缺,只能掛著功名慢慢老死。
“駟舉兄,駟舉兄,你考票帶了沒”
程駟舉還在暢想,忽然衣袖被后頭人拽了拽。
對方名叫王陽,是跟程駟舉一起的宿松考生,因為都在同縣,所以就結伴搭了個伙。
程駟舉摸了摸兜里,把官府發的考票拿出:“我帶了,怎么,你沒帶”
王陽也拿出考票:“我也帶了,就是問問駟舉兄。”
程駟舉聞言,明白對方是緊張了,這可是恩科會試,哪怕是“反賊”辦的會試,那也是會試,自然非同尋常。
“無妨,就把這次考試當作之前鄉試,放平心態就好。”程駟舉溫言安撫道。
兩人說話間,隊伍已經越排越短,很快輪到他們。
王陽、程駟舉不再交頭接耳,跟著前面八人一起,十人一隊邁進貢院大門。
進去以后,沒有立刻分配考場,而是來了兩隊衙役和軍士。
“脫吧!”
“窸窸窣窣”
衙役一聲令下,十個考生全部開始寬衣解帶。
這也是古代科考必備流程,會試是為國家選拔人才,自然要嚴格審查,防止有考生出現舞弊。
不要以為古人就不會作弊了,這些老祖宗作起弊來,真是無所不用其極,什么偷帶小抄、用墨魚汁作弊、塞蠟丸在腚眼子里……那都是已經玩剩下的。
真正的作弊狠人,已經搞起了“微型小抄”。
河南洛陽就現存一本“微型書”,全書342頁,共30萬字。書長6.5厘米,寬4.8厘米,厚1.5厘米,宣紙印刷,細絲線裝訂,書中刊載著《易經》、《書經》、《詩經》、《禮經》、《春秋》五經,并附有注釋和序言。
牛逼是真牛逼,有才也是真有才,就是不用在正道上。
所以,那些個女扮男裝參加科舉,而后金榜題名的小說戲劇,只能說不知道是哪個平行時空的古代居然都不用脫光搜身的。
而且女扮男裝,一下子就考中狀元,有這才華干啥不行
卻說程駟舉和王陽,一起搜過了身,連腚眼子都被衙役掰開探了探,確保沒有蠟丸藏匿,這才把人放進分配好的考號。
因為貢院都是新建,所以也不存在考號的好壞優劣。
而且大漢地盤也太小,考生數量并不是很多,貢院都有些坐不滿。
(淺更一章,明日又要加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