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狀元郎
當日下午,張貼黃榜。
程駟舉一人前來觀榜,王陽和另外一個宿松考生,都已經在上月末就坐船回去。
會試都沒考過,繼續留在荊州也沒什么意思,反而還要負擔在荊州的高消費。
雖然聶宇從沒說過要定都荊州,但漢王府確實就在荊州,而且荊州又是溝通湖廣二省的戰略要沖,還盤踞于江漢平原。
荊州老早就已經不是都城,而勝似都城了。
就算未來大漢遷都到別地,荊州估摸著短時間內,發展水平都掉不下來。
程駟舉這些新科進士能留在荊州,全是靠著官府安置的驛館,提供了免費住宿,而會試落榜者則都要限期內搬離。
對了,驛館是管住不管吃的,要吃飯得自己帶錢,還有閑時出門擺攤。
這也是古代科舉才有的盛景,可以在會試期間看到諸多平日里的舉人老爺,在大街上擺地攤賣東西,賣的都是家鄉特產。
甚至于有少數考不上進士的水貨,專門年年都進京趕考,好幫著家鄉變賣特產商貨。
因為讀書人進京趕考有官府發放的憑證文書,可以不用交過路稅,還能更過分一點,免費役使驛站的民夫、官船、車馬。
“不要中,不要中!”
三甲黃榜優先張貼公布,榜下都是來觀榜的士子們,在那里祈求默念。
他們已經過了殿試,不論怎樣都是新科進士了,自然是不希望出在排名最靠后的三甲榜,三甲只有同進士出身。
一個同進士雖然還是進士,但跟進士已經差了太遠,授官肯定也是按末流來授。
程駟舉同樣也在心中默念:“不要有我,千萬別有我。”
睜眼掃看過去,三甲榜上僅有三十一人,沒有自己的名字,甚至沒有安徽籍貫進士。
程駟舉頓時大舒口氣,他這邊舒了口氣,而別人就沒那么好運氣。
一個叫劉之綱的湖南士子,看著自己只是位列三甲榜第三名,不免有些失望,但又很快重拾起心情。
三甲確實低了,哪怕三甲第一,都很低了,只有同進士出身,授官起步必然比二甲、一甲進士低。尤其聶宇還嚴格限制了科舉進士的授官品級,一甲、二甲還能好些,三甲進士最多只能做那從九品的小官(鎮長從九品)。
好在大漢不是偽清,大漢做官,哪怕品級再低,也能靠政績慢慢往上爬,同進士出身與進士出身不會區別對待。
三甲榜很快看完,看榜士子一下少了三分之一,都是三甲榜的同進士,只留下十多人繼續陪朋友同窗看榜。
又是二甲貼出。
程駟舉凝神屏氣,閉眼好久從二甲最后一名開始看,一直看到了二甲第八名,終于看到自己名字。
雖有些悵然若失,但總體還算滿意,一甲前三不是常人能隨便祈求,必定是要言之有物,有著真材實料,能夠力壓天下才子。
程駟舉覺得自己能中二甲第八名,已經算是很厲害,運氣很好了。
確實運氣很好,要是他知道自己原來被內閣眾臣評在了三甲,還是漢王閱卷后才破格提到了二甲第八,怕不是都要當場在心底發誓,要對大漢鞠躬盡瘁,死而后已了。
事實上,現在也是差不多,二甲進士就是進士,不是什么同進士。
這是何等的殊榮運勢,自己在偽清那里連鄉試都考不過,到了大漢卻能一舉高中二甲第八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