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話一出,眾進士都是心中一喜。
這番話就是在明著鼓勵告訴他們,窮苦地方苦個幾年,出來了就能做大官,干大事,不用受累于名次。
對那些二三甲進士,尤其是三甲榜的進士們而言,簡直就是點明了未來仕途上的捷徑。
能吃苦就能當大官,那自然都能愿意去吃苦。
吃不了苦,受不了累,那你當的什么官
“好了,都散了吧!簪游街,春風得意,孤可不好搶了今天新科進士們的風頭。”
說完了嚴肅話題,聶宇忽然又滿臉笑容,跟新科進士們開起了玩笑話。
新科進士們倒是不敢笑,但心情也難得放松下來,接著便是被禮部官員引導,送出貢院。
貢院外頭,已經準備好了六十一匹馬。
傳統簪游街,只有一甲進士能騎馬,二三甲都得步行。
大漢因為少了很多流程,索性就在騎馬上彌補一二,專門在軍隊借來六十一匹戰馬。
“狀元郎,還請上馬吧!”荊州知府笑著牽繩而來。
袁名曜拱手:“有勞。”
荊州現在等同大漢都城,荊州知府等同京城府尹,府尹牽馬,面子上給足了。
袁名曜騎在馬背后,牽馬而走的是荊州知府,而其他進士們就沒那么好待遇,只能由戰馬的主人騎兵牽著。
“新科狀元袁名曜,簪游街啰!”
前頭開路的文吏高喊,已經提前得知消息,準備一睹狀元爺風采的百姓,連忙就涌了上來。
好在提前調撥了一支漢軍,維持現場秩序問題不大。
百姓們不光看著湊熱鬧,還不停嬉鬧著,往進士堆里扔著剛采摘編制的環束。
那些進士們同樣滿臉笑容,有的干脆伸手一把接住束,放在手中揮舞,引得圍觀百姓喝彩歡呼。
“汪,這是什么意思為何你們的民眾看著官員騎馬會如此興奮”今天剛到荊州的亨利,正好看到了簪游街和百姓激動湊熱鬧的場面,不由問起旁邊的汪喬生。
汪喬生被這么一問,頓時不知道該怎么解釋,搜腸刮肚半天,才算讓亨利明白。
亨利拿起筆記記錄道:“在中國,他們的學者可以通過特殊考試,成為政府的官員,還能穿著政府發放的官員服飾,戴上鮮去街上騎馬游行,民眾對此夾道歡迎,這是一個對學者極為友好的國家,就算是叛軍也不例外……”
記錄完這一段,亨利問道。
“汪,我們什么時候去見漢國的國王”
“先等等,我們得先找官府通報……嗯,就是預約。”
“我明白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