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宮監完全能夠廢除,相關祭祀事務則交給外朝的禮部米負責,還能進一步精簡內廷人員,又能讓外朝、內廷的官員全都捲起來。
至於偽清的內務府,這個沒有可取之處,因為偽清內務府除了沒有司禮監的替代機構,下轄七司三院,基本就是把前明的十二監換了個名字。
聶宇認真看完禮部關於新內廷的精簡方案,原本的前明十二監,愣是被裁撤到了就剩七個,都不如偽清的內務府機構來的大。
不過好處也有,大漢新朝的內廷,會變成完全的皇宮服務機構,不再像明清那樣還兼掌外朝權力,弄到最后里外不是人。
而且,內廷能一個人干的活,就不要兩三個人一起干,明確了內廷各部門分屬的職責權重。
既方便了做錯事能夠追責,不至於互相推諉,還能減少內廷的財政用度,不會平添浪費。
“禮部制定的內廷分屬,朕覺得可以。”聶宇對禮部精簡內廷,已經沒有意見。
繼續翻看后面的女官選任制度,還有內廷的禁令制度細則。
女官選任,禮那定的很明確,要做女官必須先經過考核。
考核跟科舉級別同等,除了考核內容不一樣,外朝官員必須進行負責。而且要有外朝各部院集體到場聯合核準,避免徇私舞弊。
明清內廷多數都是太監,不是太監的也只管外朝權力,不管別的內廷事務。
現在用到女官了,容不得文官們不小心謹慎,生怕一不小心皇帝自己選,選出一大堆禍國殃民、蠱惑君王的內廷女官,那可就不好了。
而且,所有外朝部院聯合選任,也能打消皇帝對外朝的疑心。
那么多外朝文官,總不可能都要往內廷安插諜子,謀害廢立皇帝。
真要大家一起聯手這么干,不是皇帝出了大問題,就是文官系統已經徹底腐爛。
屆時也不用擔心內廷會不會被滲透了,文官都爛完了,內廷保護再好,用了太監都得被文官收買滲透。
內廷的禁令制度,禮部擬定的跟明清基本差不多,只不過守制對象從太監換成了女宮、宮女。
顧景又強烈建議再加一條:“陛下,今后若置內廷,當下旨凡內廷女官所生育子女,不得錄入皇室宗譜。若要錄入皇室宗譜,須先解除女官職務,進入后宮居住一年以上,之后生下子女方為皇子皇孫。”
好傢伙,就這一條要求禁令,直接給內廷女官升級后妃的可能性,狠狠上了一把枷鎖。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女官跟宮女到底不一樣,作為擁有部分宮廷實權的,女官可以跟外男侍衛接觸,萬一二者茍合生下野種,玷污皇家血脈怎么辦
禮部明顯考慮到了后世之君怕是會有許多忍不住,要納女官入后宮為妃子的。
畢竟,大家都是男人,成天面對那么多的誘感,誰又能真的坐懷不亂。
女官還套了層內廷官職,跟特么古代版角色扮演一樣,反而會給皇帝帶來別樣的刺激感。
這也是百官糾結太監製度的理由,太監無根,就算文官都很厭惡太監,但至少太監沒有污穢皇室血脈的風險。
偏偏皇帝又做出新朝內廷不得干政的改革,就連偽清都是內廷外朝爭權,這又讓文官們難以取捨,只能先默認著施行看看。
不過,許多文臣,包括顧景在內,都覺得女官制度不得長久,太監早晚還會回來的。
聶宇看著禮部煞費苦心,為了確保皇室血脈搞出的禁令,點頭說道:“顧卿有心了,那就一切按照奏章上所說,女官生育子女,無論如何不得錄入皇室宗譜,此就定為祖制,后世子孫不得違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