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本書都成功,讓很多羨慕嫉妒林翰的人都忍不住佩服起來,一本書爆火不稀奇,稀奇的是能一直維持下去,甚至不斷進步的。
所以研究林翰這些科幻小說寫法、框架、故事構造的人越來越多起來,網絡上面的各種分析采訪都紛至沓來,他們也想學習一下。
然而這些并不是套路文,屬于不同作家的智慧結晶,他們想要研究出一個結果來,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林翰坐在電腦前面將這些分析的帖子關掉,他登上亞馬遜準備查看一下自己小說的銷量,可剛剛進入到中國版之后,就在首頁推薦那邊看到英文版的《三體》小說封面。
他點開這個一看,發現《三體》英文版在國內的銷量也非常不錯,大多數讀者都是沖著這個封面來購買的,跟這個科幻大片風格對比起來,《三體》中文版就像是農村小作坊的產物。
此外,很多外國在華工作人員他們看懂中文很費勁兒,因此英文版一問世后,他們就迫不及待的購買了。
世界就是一個村,來中國工作的外國人非常多,這部分人的受教育程度較高,對科幻小說的接納也很快,甚至會把《三體》推薦給他們本國的朋友們,起到自來水的作用。
購買《三體》英文版的國內讀者大多數都已經看完小說,他們對《三體》的評價幾乎都一致,林翰便將亞馬遜切換到國際版去,他想看看外網讀者的評價,這些購書人的評價大概是最直觀的。
來自美國的讀者托馬斯-迪蘭給了一個五星評價,他寫道:“我翹班了36個小時,就為了能一口氣將這本書看完,真正不想放手!通過這種明顯有別于我西方背景的不同文化故事,以引人入勝的視角,展現了人類族群生存的驅動力。我沒有期待本作與英美科幻有任何雷同的地方,它沒有讓我失望,特別喜歡它!”
另外一名讀者鮑勃更是寫了一篇長達兩千多個單詞的評論,標題叫做“頂級科幻系列的開門禮炮”,這篇書評得到了另外一百多名讀者的贊同,都認為鮑勃寫得非常好。
他在書評里面寫道:“首先,這本《三體問題》讀起來并不像是譯文,雖然不是林翰本人的翻譯,但劉宇坤的翻譯給人天衣無縫的散文感覺。通貫全文的大量注腳幫助我理解了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的中國文化.大.革.命的時代背景,以及數學、物理學的有用知識。
故事情節的政治科學設定讓我想起了格里高利-本福德的小說《時間景象》。這是一本非常硬核的傳統科幻小說,背景設置讓人難以忘記。
請注意,這本書是林翰原創三部曲的第一部,我的心已經勾上,我盡量避免太多劇透的評論,免得影響閱讀本書的樂趣。
盡管之前我從沒閱讀過該作者的作品,現在我能理解他為什么能成為中國最暢銷的作者之一,我相信該作品系列能擴大他的讀者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