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北多麥浪,更多冷清秋。
今夜,參加此次東征的所有帝國高級軍官濟濟一堂,他們有早已熟食的,又素未謀面的,在這頓飯局的撮合下,大伙相互認識大吃一頓,在征東大都督劉淮的半推半就下,終于開始撤下碗筷,準備步入正題。
從不結黨的莫驚春無所顧憚,也沒在意劉淮的表情,他首先履行將軍的職責,朗聲問道,“大都督,距離陛下下詔東征高句麗,已經過去了近五個月時間。從這個時間來看,就算高句麗國再吃頓,也該得到一些風聲。可此時,高句麗國在國策上毫無動靜,但想必私下已經有所準備,才會有恃無恐。如今,東境五軍已到,再加上劉中郎所率虎威衛一萬五千余人,陳在太白山下的兵馬已經接近十五萬人,可謂兵精糧足,這仗,該怎么打,還請大都督示下!”
劉淮仍在主位吹的那叫一個風生水起,他見莫驚春問詢,雖仍面露笑意,可笑容已經逐漸僵化。
方才自己下令讓諸將暢所欲言,也只不過是想客套一番,換得一個‘愿聽大都督號令’罷了!
沒想到,沒想到啊!這世間居然還有如此不識時務之人,居然敢當堂直問!
陳步業看戲的不嫌事兒大,立刻附言說道,“末將附議!”
一人附議,諸將跟隨,牟羽、劉賁、孫蕓先后附議。
劉淮,呆住了!
具體的行軍打仗和布陣安排,這,這我哪里知道?
再說,這種事情的安排,不應該是由行軍司馬和參謀們來處理么?
難道,這點小事兒也需要我出手?
眾目睽睽之下,劉淮又不好意思說自己不懂。
于是,少年太子的眼神,不斷瞥著桓溫,期待他能出來解圍。
“打仗?打個屁!”
就在劉淮心中不悅之際,襄平將軍劉沁扯著嗓子喊道,“我征東大軍十五萬,上有龍威、下有軍威,翌日一早,大軍開拔,兵分五路齊出,激節驅馳,高句麗自不敢抵抗天威。若是敢稍有抵抗,哼哼,到得勝之時,讓高句麗這群泥腿子,全都滾到渤海里喂魚!”
襄平將軍劉沁這一番話說的聲情并茂,劉淮不禁拍案叫絕,“劉將軍豪情萬丈,不愧我劉氏子孫。”
襄平將軍劉沁咧著大嘴笑道,“太子殿下言重啦,您只管臥聽風雨,看我劉沁,為殿下殺敵飲血。此戰過后,定叫高句麗人將殿下當神佛般膜拜。”
劉淮伏案喝彩,“好!”
所有人都沉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