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二胡的悠揚、笛子的靈動、古箏的雅致,再加上鼓、鑼等打擊樂器烘托打斗氛圍,打造出既有國際感又有中國特色的配樂。
而這些樂器的演奏、民樂的編曲,都需要國內團隊來完成。
甚至就連取景地,許誠意也早有想法。
熊貓是華夏國寶,故事里的『和平谷』要是能有中國山水的意境才更貼切。
他查了很多資料,最后發現四川青城山都江堰景區的云霧、竹林、古橋等,都特別符合他對和平谷的想像,所以后續肯定要去國內取景。
這也離不開當地團隊的配合。
如此一來,“中外合拍”的理由就足夠充分了。
眾人心里的芥蒂漸漸消散。
更何況,反正都是拿薪水辦事,和誰合作不是合作
至於少數對國內團隊有歧視的人,呂睿早有打算。
后續一旦發現,直接清退,絕不留隱患,以免引發別的問題。
關於接下來的對接工作,呂睿全權交給了許誠意和田小鵬。
同時,他還準備讓其他諸如藍狐、詠聲、若森、視美等國內的動畫公司,全都參與進來。
這可是難得的薅好萊塢技術羊毛的機會。
讓國內團隊跟著許誠意學習3d建模、分鏡設計、特效渲染的技術,這對整個國內動畫行業都是一項巨大的助力。
其實當初選擇讓他來牽頭,也是呂睿的有心之舉。
畢竟其他外國導演可能會藏著掖著,甚至瞧不起國內團隊。
但許誠意是華人,溝通起來必然會更加順暢,也更愿意分享一些經驗。
雖說“同胞坑同胞”的情況也在時常發生,但呂睿相信許誠意能拎得清。
《功夫熊貓》的設定是系列電影項目,可不是只有一部。
這次把事情辦好了,后續幾部續作的執導權必定還會是他的。
反觀他在夢工廠的二十年,熬到動畫總監,也只撈到聯合執導的機會,頭上還壓著五個製片人,根本沒有自主權。
一邊是長期的創作自由與掌控權,一邊是受限的合作執導。
不用呂睿提醒,相信他也知道該怎么選。
至於克里斯多福梅勒丹德利,呂睿給他的定位是“管控與建議”。
把控項目整體進度和預算,在劇本邏輯、市場定位上提建議……
至於拍攝和製作細節則充分放權給許誠意,不做過多干預。
這樣的分工,既能發揮兩人的優勢,也能讓項目推進更高效。
……
從動畫部門離開,呂睿又跟著彼得來到了四樓的特效部門。
一推開門,滿室的鍵盤敲擊聲與低聲討論聲撲面而來。
不同於動畫部門的籌備狀態,這里早已經進入了忙碌模式。
數十個工位前,特效師們正在盯著屏幕。
有的在調整《暮光之城》中前期的吸血鬼和狼人變身環節,有的在測試《斯巴達三百勇士》的戰場粒子特效,每個人都專注得連有人進來都沒察覺到。
彼得在一旁解釋道:“目前特效部門涉及的業務,重點是公司正在推進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暮光之城》《斯巴達三百勇士》這三個項目。
不過因為咱們的特效部門剛成立,規模還不夠大,只能主力負責《暮光之城》的特效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