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浩然見龐主任有些緊張,就明白了他的擔心,笑著說:“龐主任,你可能真是誤會了,我們這次過來,真的是想做一個正面報道的專題。”
“那就好。”
龐主任笑呵呵,還是半信半疑。
周浩然此前跟《民生調查》欄目接觸過,知道他們的運作邏輯,就說道:“龐主任,我們這是明訪組。”
“明訪組?”龐主任不清楚電視臺的組織結構,“這是什么?”
周浩然解釋道:“跟明訪組相對的是暗訪組。如果是負面報道,為了能減少阻力、把調查做的更真實,派出去的都是暗訪組。”
“哦!”龐主任也是《民生調查》的忠實觀眾,就聽明白了他的意思,“就是暗訪,那些偷拍的畫面,都是暗訪組做的。”
周浩然笑道:“對,必要的時候,必須是暗訪組上。只有在一些正面報道的時候,不需要暗訪,堂堂正正的登門拜訪就行了。就像我們這樣。”
聽他這么一說,龐主任才放下心來。
還真是!
要是真的來報道園區的負面新聞,那肯定就來暗訪了。
可不會這么大張旗鼓的過來,還扛著一個大攝像機,生怕人看不見似的。
龐主任就高興起來,“周記者,你剛才說,要做一個專題?”
周浩然道:“對,我的初步計劃是圍繞著《民營企業的發展春天》這個主題,來打造一系列的正能量報道,來宣揚和展示國家在推動民營經濟發展方面的決心和成就。”
“嗯!”龐主任肅然起敬,“周記者,‘正能量’這個詞用得好!”
周浩然笑笑,“不過,目前還只是起步階段。我們打算先圍繞著松江工業園區,做一個小樣片、小方案,然后報上去。
“這個選題好!”
龐主任精神振奮。
如果這樣的一期節目真的做出來了,《民生調查》為園區做了廣泛和深刻的正面報道,那對他來說,也是重要的政績了。
周浩然嘆氣道:“現在的《民生調查》,有太多的負面報道了……發揮輿論的監督作用,這當然是好事,但也不能因此產生了太多的社會怨氣。別的地方我不清楚,但海港的發展是有目共睹的,完全可以用日新月異來形容。”
龐主任夸贊道:“周記者看著年輕,但是政治覺悟很高嘛!這是對的,我每天晚上也都要看《民生調查》,也覺得有些期做的過了……不是不能做,但要適度,要做好平衡。”
周浩然笑道:“是啊,我也是這么想的。做節目,要陰陽調和。總做正面報道,顯得不真實;總做負面報道,可能會破壞大局穩定。最好還是穿插著來,既能表現出政府領導們的關懷,也能代表普遍的民生民意。”
龐主任暗暗佩服,心說這《民生調查》欄目的記者就是不一樣,可真有水平啊。
這見地根本不像是一個年輕人能有的。
有思想有高度,當個記者屈才了。
“不過,到底能不能行,還要看臺里領導的意思。”周浩然得先打好預防針,一副有心無力的樣子,“我們就只能做好選題,跟領導們去申請。”
龐主任很期待他的節目能做出來,試探著問:“很難辦嗎?”
周浩然稍顯沉默,“這我就不太清楚了,有些事情……龐主任,現在電視臺是市場化運作,都要自給自足了。這就要求電視節目要追求收視率。老百姓更愛看的還是那些代表他們心聲的節目。”
“嗯嗯,理解!”
龐主任自己也喜歡看那些反映民生問題的內容。
對于這些正面報道,連他都不喜歡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