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商業競爭,在周浩然看來都稀松平常。
可用當下的眼光來看,就太兇殘了。
人家是新廠房、國外進口的新設備,自家是老廠房、淘汰的老設備……雙方存在著技術上的代差,這怎么去競爭?
姜雄愁的都抽了一上午悶煙了。
李長興也急得上火,正緊急趕過來商量對策。
這就是時代的局限性了。
別說國內了,哪怕是世界級的大公司,現階段對企業運營和行業競爭的理解都非常淺薄。
就比如現在全球科技巨頭在瘋狂傾軋的一個行業——電腦。
聯想在國內都不算是領先的,屬于后起之秀。
雖然也是國企性質,但這屬于中科院旗下放養的野孩子,是家里養不起了放出去自謀生路的,遠不如長城、浪潮、東海、熊貓、方正、同方等一批親兒子大國企受到的政策支持多。
這種情況下,聯想后發制人,把國內這些實力強大的競爭對手都干掉了。
甚至在技術落后、供應鏈限制、地緣環境惡劣等不利條件下,殺進了國際舞臺,又把很多世界級電腦巨頭都打敗了。
成功的因素,就是運營策略、競爭策略選對了。
每一步都走在關鍵點上。
可是,用周浩然三十年后的眼光再來看聯想的成長之路,就很稀松平常了,采取的都是一些很普通很常見的競爭策略。
沒什么高明之處!
后來智能手機產業亂戰的時候,那花樣百出、眼花繚亂的競爭手段,才是一招比一招兇狠,都是九十年代不可想象的。
這就是時代下眼光的不同。
當下這個時代,ibm、康柏、索尼、東芝、gateway、宏碁等電腦巨頭,都擁有著強大的技術團隊和市場能力。
卻無一例外的在競爭中都敗下陣來。
因為哪怕聯想采取的那些在周浩然看來很普通很常規的競爭策略,現在的這些公司也都不會!
狹路相逢,連出招都不會,被市場淘汰真是一點不奇怪。
同樣的例子,還有三星、lg、海爾、華為、華碩等公司,也都是九十年代在歐、美、日的科技巨頭的聯合絞殺下破出重圍。
都是在技術弱、底子薄,品牌差、市場認可度低的劣勢下,靠著正確的競爭策略,一步步成長為了世界級巨頭。
長興出版社的確是設備陳舊、技術落后。
那又怎樣?
連科技產業,技術落后都有辦法靠著市場手段來彌補。
傳統的出版行業,技術落后了,就很致命?
沒這樣的道理!
周浩然很有把握。
其他人就不行了。
李長興過來之后,臉上陰云密布,苦澀的說:“這單可能又要丟了,老姜,這不是作協的訂單嘛,你在那邊有熟人,你去找找人啊!”
姜雄很無奈的說:“我已經找過了,這種幾百萬的大項目,哪是簡單的人情就能決定的?”
周浩然表示理解,笑著說:“作協本來就窮,這次搞出來了這么大的一個文化項目,只靠人情的確很難運作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