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受限制?”
“對,現在的模式,限制太大了。不管導演、編劇,還是歌手、演員,想在外面接商單,要么就偷偷摸摸的,要么就需要找領導批準。”
“這是耽誤了人家賺錢啊!”
善文棟深知人為財死鳥為食亡的道理。
周浩然道:“對啊,要是外面接了一個十幾萬的片約,領導卻不批,這不是制造內部矛盾嗎?我聽說,有的演員為了能在外面演戲,都要拿出一部分片酬,來孝敬領導。有的女演員,甚至要陪睡,才能換來簽字。”
善文棟猛地一變,“誰?有證據嗎?”
周浩然淡然道:“話劇中心的副主任童立偉,過去這些年一直都這么干。”
“敗類!”善文棟憤怒的一拍桌子,“去查他!”
周浩然笑笑,“我正在跟監察相關的同事聯系,正在運作。不過,治標不治本。想要治本,還是得從制度層面下手,不再把審批的權力給他們。讓聘用制的員工可以自由選擇,他們不想拍單位安排的話劇,可以不拍;他們想去外面接商單,可以自由的去接。”
“這會造成管理的混亂啊!”
善文棟有些擔心。
周浩然笑道:“臺長,這一點你不用擔心,有底氣在外面自由接單的,往往都是業內知名了。他們的存在,就相當于代言人,可以提升話劇中心的品牌價值。已經不怎么需要他們參與話劇排練了。”
然后,他就遞交了一份改革方案。
仍然是以編制和聘用制為主。
但細節方面做了修改。
編制在身,這是鐵碗飯,不可能只享受好處,不付出。如果有人想在外面接商單,也不需要領導批準。但是,商單收入,要拿出50%分給單位。
聘用制,屬于臨時工。
吸引力差。
但是,如果在外面接商單,所有的收益都歸個人所有,不用上交。這對很多知名演員來說,就可以大大的提升吸引力。
既可以在外面賺大錢,也可以背靠一個國營單位有保障。
周浩然對這份改革方案解釋道:“臺長,這份改革的精髓就在于流動性。所有人都想要編制,都在搶編制。一旦有了編制,就是終身制了。可單位里的編制有限,就會導致編制名額不夠,后來者缺乏機會。”
善文棟也看出來了,瞇著眼睛道:“你的這份方案,可以促進很多人,主動的放棄編制。”
周浩然笑道:“對,一些演員在外面紅了、火了,片酬大漲了,就不愿意跟單位分享收益了,就會放棄編制,改為聘用制。這樣一來,就可以把編制讓出來。最后的結果,就是那些在外面沒有發展機會的普通人,擁有編制,他們是話劇表演的主力軍;在外面發展很好能賺大錢的,都是聘用制。這就可以很好的解決內外矛盾和利益上的種種分歧。”
“挺好。”
善文棟很滿意。
這份改革不激進,是在前些年全國文藝劇團改革總方案的基礎上深化出來的。
大方向上不出錯。
小細節上有心思。
如果說是影響了誰的利益……
那肯定就是文藝劇團的相關領導了,他們不再握有掌握那些藝人生死的權力。從管理者,變為了服務者,要討好他們、挽留他們,以服務藝人為宗旨,變成了“經紀”模式。
善文棟批準,改革方針通過!
可以推進!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