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星傳媒的核心是紅星臺。
搞好了電視臺,其他都不重要。
周浩然解釋道:“文藝劇團有很多優秀的藝人,歌手、演員、舞蹈家,或者編劇、導演,他們除了單位內的工作之外,可能還會接到很多外部的邀請。”
“嗯。”
善文棟就慎重起來。
周浩然道:“就像咱們電視臺,不允許主持人在外面接私活。這就屬于外部邀請。這樣的禁令,反彈力度比較弱,因為在外面主持婚禮、開業儀式什么的,也就賺個千八百塊錢,遠不如單位的工作重要。還有大學,大學里的著名教授去外校講座,需要跟學校申請,批準或者不批準,影響都不大。”
善文棟正色道:“但是那些文藝工作者就不一樣,外部邀請,很有可能都是大價錢。演員接一部戲,可能是十幾萬甚至幾十萬。”
“對,這就是隱藏的大矛盾。”
周浩然必須得清理掉文藝劇團的文藝工作者為唐人影視兼職的障礙。
“還真是!”
善文棟此前沒考慮過這些,這次聽周浩然一說,感覺還真是這么回事,文藝劇團的特殊性,就要求文藝劇團的聘用制要有所不同。
“就說話劇中心,海港培養出了許多優秀的表演藝術家,可是,大部分都流失了。同樣是搞話劇,我們的話劇中心,競爭力怎么比得過人藝和國家大劇院?”
這是周浩然最痛心的點。
海港這邊培養出了很多優秀的演員,可因為本地缺少資源,他們都紛紛北上了,去混京圈了,比如李建義、劉威、小燕子等人。
這簡直就是唐人影視的資產流失。
“要怎樣才能挽留人才?”
善文棟也不希望人才流失,覺得周浩然的思考角度可真好,總是能夠以大局為重。
周浩然道:“要利用海港的優勢!”
“哦?”
善文棟眉梢一挑。
“海港是商業之都,這里是全國市場化最好的地方。我們的文藝劇團,想要跟首都的藝術團搶人才,就必須要有更大的競爭優勢!首先就是要破除體制內的權力,對他們的限制!”
周浩然以大局為重,卻也不會因公廢私。
這年頭,民間的娛樂公司缺乏競爭力。
好苗子才不會跟民間公司簽約呢。
都是找國營單位。
國營單位進不去,這才會被迫簽民間的娛樂公司。
這就導致唐人影視想簽一些好苗子,缺乏競爭力,你看上了人家,人家看不上你。
怎么辦?
大先生有資源。
唐人影視簽不下來,讓紅星廣播藝術團來簽!
文藝劇團簽下來了,就跟唐人影視簽下來是一樣的,左右都是自己人。像任泉、李冰冰這樣的上戲畢業的好苗子畢業后被京圈搶走的事,以后絕對不能再發生了。
善文棟點了點頭,“嗯,你要怎么做?”
周浩然言簡意賅的說:“調整聘用制的用人規范,給予聘用制員工最大的自由度。讓他們可以不受任何限制的去外部接商單,讓他們既能有體制內的保障,也有機會在外面賺大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