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都大內宣政殿是天子常朝所在,因為近來朝中多事,為了便于內外溝通,退朝之后皇帝也往往留在宣政殿繼續處理國事,乃至于留宿此殿,今夜同樣如此。
當今圣人出生于垂拱元年,即先皇睿宗第一次登基為帝時期,但在五年之后睿宗李旦便被其母武太后廢除帝位,以皇嗣之名安置禁中,圣人幾兄弟也被一并收養禁中,當中雖然短暫出閣但很快又被召回禁中。
一直等到廬陵歸朝、再次被立為太子,皇嗣改封相王,一家人才得以離開大內生活,圣人也以皇孫、臨淄王的身份而初涉時局。
雖然少來命途多舛,但圣人卻并沒有因此而荒廢、放縱自身,自幼便聰慧明識、天賦異稟,成人后更是足智多謀、英明果決,先后參與并主導唐隆、先天等逐次政變,最終消除社稷隱患,得以君臨天下。
履極以來,圣人任人唯賢、親政愛民,在君臣共同努力下,大唐國力也在蒸蒸日上,政治上一掃武周以來各種弊病與混亂,遂有如今的開元盛世,以及東封泰岳、告成于天的盛事!
如此功業,許多前朝帝王累世難就,而當今圣人才只年屆不惑便已經創此偉業,當真可謂一代明君!
“圣人功邁前代,福壽萬載,還如此勤治國事,生此盛世之中,當真是天下臣民的福澤啊!”
有內謁者牛仙童趁著登殿進奉餐食之際,伏于御案一側長拜深嘆道。
“爾閹奴小人,未知天高,安敢輕論古今功過!”
正伏案批閱奏章的圣人聞聽此言后,指著匍匐在地的宦者笑斥道。
牛仙童聽到這話,連忙以臉貼地,口中惶惶說道:“奴雖不學經史,但舉目即天,更不知天外有誰。沐恩既深,以己度人,天下誰能不樂天恩浩蕩?”
聽到這番話,圣人笑得更歡暢,抬手抓起案上一方手指大小、金玉鑲嵌的玳瑁書鎮,隨手砸在了這宦者肩頭,然后在其連連叩首謝賞聲中站起身來,微微伸了一個懶腰。
當今圣人年已四十,這樣的年紀許多庶人都已經開始走下坡路,但是對于權貴人物卻正是年富力強的時刻,圣人同樣如此,盡管天下大治、社稷富強,但圣人并沒有就此滿足,仍是勵精圖治、未有懈怠。
日前中書令張說獲罪而暫停職事,盡管圣人很快便提拔起了戶部侍郎李元纮為中書侍郎來代替張說,但李元纮新官上任、兼才力略遜張說,還是讓中書門下積事不少,許多事情不得不再上呈御覽。
圣人也并不感到疲勞,憑著旺盛的精力事必躬親,內外人事也因此而運行的井然有序,一些關鍵人事更因為圣人的親自過問與監督而大得增補。
當今圣人身材高大、體魄健壯,英挺俊朗的面容如今更增雍容與威嚴,兩眼神光熠熠,動靜之間都散發出一種攝人心魄的風采氣度。
諸如牛仙童之流雖然是在阿諛求寵,但凡所吹捧也都是發乎真心,從內心里便認為當今圣人確是威若天人!
圣人在殿中閑踱片刻,左近侍員們已經在考慮是不是要傳進聲色娛戲,正在這時候殿外又有腳步聲響起,一名身材高大、身穿紫袍、面白無須的宦者登殿而來,身后還跟著兩個手捧書匣的青袍宦官。
這宦者自然是高力士,登堂之后便向站在殿中的圣人俯身作拜,圣人則擺手道:“大將軍不必多禮,此番往視,說姿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