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芙蓉分局,沒有你說的這些內卷,畢竟大家都是為人民服務。”
“可能你有一群不錯的同事和領導。”趙波默默點頭,有些羨慕顧晨。
但顧晨也是笑笑說道:“其實那位離職的領導會跟你說這些東西,就說明他很看好你。”
“呵呵。”聞言顧晨說辭,趙波也是干笑兩聲,擺擺手道:“不過是自欺欺人罷了。”
“那個領導跟我說,他接觸的這種人,都是比較踏實,而且學東西很快,雖然會做些無用功,也少了些圓滑,但往往幾個月就能獨擋一面。”
“至于那些非常靈性,說話做事都很得體的應屆畢業生,也不是沒有,但就是少。”
“10個里面能有那么一兩個,那個領導還告訴我,但如果你發現自己中了上面某些特質,不要不好意思,畢竟都是這么過來的。”
“所有老鳥,一開始都是雛鳥,但這些都只是第一個階段。”
“那就是說,還有第二個階段?”顧晨見趙波已經將自己當做傾訴對象,似乎也沒之前那樣偏激,不由平復下心情,感覺是時候跟他好好溝通,化解趙波內心的波瀾。
趙波現在吃了顧晨的士力架,喝了顧晨的水,似乎也在逐漸恢復一些體力。
之前還只是躺靠在水塔頂端的蓄水池斜角位置,但是現在,他可以緩緩的支撐起身體。
看著顧晨,一個年齡跟自己相差不多的年輕警察,趙波感覺兩人之間或許還是有些共同話題的。
顧晨問,他便說。
“那個領導,的確是我最敬重的前輩,他離職,只是為了跳槽去更好的公司,他選擇公司,而不是讓公司選擇他。”
“他告訴我,說起這第二個階段,首先就有一些人是渡不過第一個階段的,因為三一定律。”
“不管是一個班級還是一家公司,只要任何一個集體人數超過了4個,那么這4個人里必然有一個傻叉。”
“在別的集體,還好,在一家公司里,如果淪為傻叉,那就很難翻身了。”
“所以呢?”顧晨好奇問他。
“所以?”趙波深呼一口氣,也是淡淡說道:“所以我當時認真回憶了一下,看看在我上班的公司里,人數超過4個的情況下,是不是至少有一個傻叉?”
“這個人,也許腦子不太靈光,也許三觀有問題,再或者……做事讓人匪夷所思,反正指定是有點毛病的。”
“這可能很嚴重,也可能無傷大雅,但總會有這么一個人。”
說道最后,趙波也嗤笑起來,不由搖了搖腦袋:“但是很遺憾,結果我自己想了半天,才突然發現,好像并沒有啊?可那時候我才意識到,我就是那個大傻叉。”
“你也不用這么貶低自己。”見趙波自嘲,顧晨怕他再次心理崩潰,也是趕緊安慰兩句。
而趙波卻是搖搖腦袋,無所謂道:“若是沒有成為傻叉,順利進入第二階段,那也必然會變得圓滑起來。”
“能低三下四,能察言觀色,只是偶爾會出錯。”
“平日里做事不求有功,但求無過,變成了茫茫人海當中的一個普通角色。”
抬頭看著顧晨,趙波也是有感而發道:“但其實大部分人,一輩子基本上都被困在這個階段了。”
“其中有的人會開始特化,會變得非常圓滑,圓滑到讓身邊旁人不自在的程度。”
“而這類人,基本上也會有三種結果,一種是會淪為傻叉,退回到第一階段,一種是漸漸的開始惡心過去的自己,做出改變,而這最后一種,則是會飛黃騰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