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供應鏈這個問題,才是陸向陽一直在思考的。
原材料供應必須要考慮穩定性、成本、品質,還有物流效率。
目前來說,一心奶茶店已經在江城市本地打開市場,且小有名氣。
但原材料供應還是以本地批發為主,如果說真要做大做強,跨市走出江城,最終進入全國市場。
那就非常有必要搭建一個高性價比、低風險的供應鏈體系。
要么直接找品牌直供。
要么自己建廠做庫房,定制化生產。
關于這個問題,陸向陽覺得很有必要好好想想。
“……”
聊完后。
三人走出辦公室,收銀臺已經沒有人排隊了。
兩名兼職大學生正在有條不紊地工作,切水果,調配茶底,清洗器具。
見到陸向陽出來,他們紛紛問好。
“陸總,暑假店里增加了兩名兼職,都是校團委推薦過來勤工儉學的學生,一個大一叫于佳,一個大二叫祝正寧。”
招人的權利,是在顧一心接手奶茶店前,陸向陽就給張瑜的權利。
畢竟她是奶茶店經理,這點權利肯定有的。
尤其是團委推薦過來的人,肯定這個面子是要給的。
“他們能力怎么樣?都會做奶茶嗎?”
陸向陽隨口問了一句。
“兩個人上手都很快,于佳上手很快,之前在城里奶茶店做過,祝正寧還在學,不過他們倆都很了解同齡人的口味偏好。”
陸向陽點點頭,然后注意到墻上貼著一張醒目的排班表和業績排行榜。
上面除了八家奶茶店的負責人,還寫著許多人的名字。
榜首位置,員工的名字旁邊貼著三顆小紅星。
“這是什么?”
“這個啊……是月度優秀員工評選。”
張瑜解釋道,“每家奶茶店根據出勤、效率和顧客評價綜合評分,第一名有獎金和優先排班權。已經施行了一個月,目前來看效果很好。”
“可以啊!這個都想得出來。”
“這其實也是顧總想出來的,我只是照她的想法做的。”
陸向陽暗自點頭,看了一眼顧一心。
不用說,這個法子也只有她能想出來。
因為一旦牽扯到花錢的地方,張瑜幾乎都不敢拍板。
不過員工激勵,還真是餐飲業常見的辦法。
“那這獎金怎么算的?”
陸向陽又問。
這一次顧一心回道:“月度優秀員工,第一名獎金300元,另外還有季度和年度優秀員工,分別是一千和三千。根據所得星級評定,怎么樣?陸總,有什么補充的嗎?”
她還不忘調侃一句。
陸向陽搖了搖頭,跟著又聊起了秋季新品。
馬上就是九月開學季了。
尤其今年是大一新生入學季。
又是好幾萬大學生啊!
這一波熱度必須蹭一蹭。
學弟學妹們的錢,也必須得掙了。
關于新品方面都交給了顧一心和張瑜去操心。
他只是提了一點,廣告營銷。
“把一心奶茶店的廣告,打到江城火車站和各大客運站,要多夸張有多夸張。”
“要讓那些第一次來到江城的大一學弟學妹們,踏入江城都能第一時間看到一心奶茶的熱情。”
“???”
聽到陸向陽的話,張瑜微微皺眉:
“陸總,這可要花不少錢啊?”
陸向陽輕輕一笑,看著顧一心說道:
“花錢的事別問我,問她!”
“……”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