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正常的行軍速度一天大約能走三十到五十公里左右。若按此速度計算,從雄州到東京汴梁城,大概需要六到十天時間。
可這點路程,趙俁一行竟然走了近一個月。
趙俁一行之所以走得這么慢,除了因為他們這一路之上有較多的儀式性活動,還因為趙俁親自去了河北的一眾軍事重鎮,對河北的這些重鎮進行了實地考察。
如今,西夏收復在即。
甚至可以說,收復西夏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了。
而一旦趙宋王朝收復了西夏,那么趙宋王朝在西邊就用不了那么多兵馬布防了。
下一階段,趙宋王朝的主要軍事對手,就是遼國。
將來,趙宋王朝防御遼國,主要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就是原來的西夏地區;
第二部分就是即將收復的云地,也就是山后九州;
第三部分就是河北。
西夏和云地都有天險可守。
關鍵,遼軍就算是攻破了西夏,趙宋王朝還有陜西六路可以進行防御;遼軍就是攻破了云地,趙宋王朝還有河東可以進行防御。
唯獨這河北,一馬平川,無險可守,遼國的騎兵只要南下,用不了多長時間,就能威脅到趙宋王朝的首城東京汴梁城。
所以,河北是趙宋王朝的弱點,也是趙宋王朝防御的重點。
為了做好河北的防御。
趙俁準備在河北布置三條防線,四知府、四總管。
這第一道防線就是易州、涿州、雄州防線。
這第二道防線就是四知府、四總管。
一是中山府知府詹度,軍事總管劉法——統定、保、深、祁、廣信、安肅、順安、永寧八州軍。
二是真定府知府陳遘,軍事總管王厚——統真、相、邢、趙、洺州。
三是河間府知府趙鼎,軍事總管折可適——統瀛、莫、雄、貝、冀、滄、永靜、保定、乾寧、信安州軍。
四是大名府知府李綱,軍事總管童貫——統北京、澶、懷、衛、德、博、濱、棣、通利、保順州軍。
趙俁要求四知府、四總管積極調將來閑置下來的西軍來河北,及招募河北健勇充軍,以為備邊之畫。
趙俁想用這四知府、四總管來建立起河北軍事組織體系,通過這套體系來招兵買馬,充實實力,以此來鞏固和加強河北的防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