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有了這樣的借口,趙俁正好下旨,在明州、溫州和福州各建一座超大型的造船廠,制造兩千料的大海船(也就是現在已經能造出的神舟),研發五千料的寶船。
為此,趙俁特意提拔了晁敏的親叔叔晁說之主持這三座造船廠的建設,并在第一期就給他撥付了三百萬貫的啟動資金。
——晁說之是文學家,也是詩人,他在文學和經學方面都有較高造詣,同時也具備一定的造船相關知識和能力。歷史上,趙佶曾允諾派使節團出訪高麗,復詔明州造兩艘更大的神舟,便是由晁說之主抓神舟的設計和監制工作。
其實,趙宋王朝受戰火影響最大的地區不是河北和云地,而是寧夏、甘肅、青海地區(趙俁給西夏劃分的新區域和新起的名)。
去年這一整年,宋夏交戰非常激烈,以至于西夏的人大多都被李乾順君臣給拉上戰場了,春種和秋收都受到了不小的影響。
去年呂恵卿奇襲西夏時,不少西夏守將又將城中的糧草給燒了。
最重要的是,趙宋王朝還想移二三百萬漢民去寧夏、甘肅、青海。
這都需要往這片區域運送大量的糧食。
好在,這兩年趙宋王朝一直在大豐收,有不少儲備糧,而且,因為這片區域被收復了,可以走黃河漕運去這些區域。
再一個,因為趙宋王朝已經收復了隴右,趙宋王朝還可以走隴右-河西走廊陸路,也就是從關中出發,經秦州、蘭州,沿河西走廊北上至西夏核心區域。
如此,水陸并進,怎么都應該能挺過今年。
總之,趙宋王朝今年的糧食壓力其實也不小。
所以,這才剛開年,趙俁君臣就得精打細算,免得趙宋王朝的百姓自己也不好過。
但話又說回來,這些糧食,趙宋王朝也不是白給的,不論是遼國,還是寧夏、甘肅、青海地區,包括云地和河北,都得拿牛羊、特產來換,這世間哪有白吃的午餐?
與此同時,朝廷給商人提供政策支持和交通支持,讓他們前往這些新收復的地區貿易,使得這些新收復區域的經濟活力得以迅速恢復……
……
趙俁率軍凱旋時,宋遼兩國簽署了燕京和約,但那時,除了宋軍自己攻占的易、涿二州以外,遼國實際上只交割了一座金坡關給趙宋王朝,相反,趙宋王朝還將自己打下的宛平、析津等地還給了遼國。
這等于說,那時,在割地方面,趙宋王朝實際上并沒有占到遼國的便宜。
真正的考驗,現在才開始。
假設,遼國答應割地,卻不按照和約辦理,相反,還有大臣和軍隊據城抵抗到底,那趙宋王朝還得出兵去收取這些應得的勝利果實。
這也是,趙俁愿意答應賣給遼國五百萬石糧食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