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這些景象并未觸動耶律延禧那顆早已墮落的心。他只想盡快逃離這一切,找到他心中的世外桃源。
總之,耶律延禧完全把列祖列宗沐雨櫛風、艱苦創業的江山社稷拋諸腦后,整天就是逃跑,除此之外,就想打獵,別的什么都不管。
得說,經歷了被趙俁圍困在燕京城的事,耶律延禧無師自通地變成了逃跑大師。
早在很久之前,耶律延禧就吩咐蕭奉先,時時刻刻給他準備兩千匹一天能跑三五百里的寶馬,把宮里的金銀財寶打包,裝了五百囊,以便他隨時都能跑路。
逃跑也就算了,耶律延禧還恬不知恥地跟左右說:“若有敵追來,朕有日行三百五十里馬若干,我大遼又幅員遼闊,去往何處,皆不失一生富貴。所憂者,軍民受禍耳。”
耶律延禧自己怕死,不敢抵抗也就算了,偏偏他還說,他之所以不抵抗,是因為怕遼國的軍民遭罪,他是為了遼國的軍民著想,才不抵抗的。
有識之士聽了耶律延禧這不要臉至極的話之后,私相謂曰:“遼今亡矣!自古人主豈有棄軍民而自為謀身計者,其能享國乎?”
耶律延禧不但自己不抵抗,而且對于打了敗仗的將領,也不處理。他覺得如果我處理了這些敗將,就會把他們逼反。
要是有將領打了勝仗,耶律延禧也不在乎,更不會獎勵這些將領,因為我也沒想主動抗擊金軍。
反正就是,勝敗由你去,我只管跑,只管打獵,只管逃避現實。
如此一來,遼國的抗金戰爭,就失去了統一的部署,部隊各自為戰,在哪兒碰見金軍就打一打,贏了就贏了,贏了朝廷也不給你記功,朝廷都找不著了,皇上不知道在哪座山里打獵呢,輸了也沒人處理你。
在這種情況下,遼軍兵將的戰斗力就趨于瓦解了,他們都說:“戰則有死而無功,退則有生而無罪。吾何戰為?上既已遁,吾何不隨之?”
所以遼軍兵將再無斗志,當年驍武憑陵的馬上民族,現在一看到金軍馬蹄揚起的塵埃,就作鳥獸散。
如此一來,就導致根本沒有遼軍去收復被金人奪取的國都遼上京,金人從容不迫地將遼上京搬空,同時快速占領了遼國的上京路。
不久之后,耶律延禧逃到了遼中京。
有人勸耶律延禧,趕緊召集人馬,布置防線,他們對耶律延禧說,等金人消化了遼上京,一定會來攻打遼中京,他們還勸耶律延禧派使臣出使趙宋王朝,向趙俁求援。
可耶律延禧就是不聽,他只是將遼中京最好的寶物全都裝好,又準備了三千匹快馬,以便他隨時逃跑,除此之外,他就只是打獵,自我麻痹。
如果只是這樣,也就算了。
偏偏在這個要命的時候,耶律延禧竟然又干了一件愚蠢至極的事……
……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