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福生對于四壯能被留下,而且是陸畔主動跟他討要人,說是要留四壯在身邊當親衛,還是很心懷大慰的。
那些親衛,他都熟悉。
個頂個好漢。
小伙子一個比一個精神,對長相個頭都有要求的。
關鍵是待遇好。
親衛兵們吃的是陸畔的私餉,配備最好的武器,到了戰場卻不用以命博前程,壓根就不用去前面廝殺,陸畔在哪,他們就在哪。
說白了,最明顯的好處是,只服務陸畔一人,只聽一人的命令,給這人護好了,就能算工作上不存在失誤。
要說不好的地方吧,倒也有,但是在陸府這里不太明顯。
那就是,陸畔萬一是戰死的,這些人也得跟著戰死,回頭不能獨活。
打比方你要是親衛,從戰場上回來了,主子卻被人殺了,那不行,就是這么個規矩。
或者是主子被人暗害了,這都不行。
估計目的是為督促盡職盡責。
而陸府這里,據說管的已經不算嚴了,主子正常死亡都沒事。有的人的親衛隊,主子甭管是什么死法,親衛都要跟著陪葬。因為可能是知道太多秘密了。
總之,四壯能被陸畔相中,陸畔那么年輕又不會早死,這回又吃飽飯了又是一名好漢啦,四壯能當親衛真是個好去處。
絕對能保守秘密。
另外,獨臂小全子也留下了,死活不走。
宋福生能看出來,陸畔真是面冷心熱,拿小廝都沒什么辦法。
小全子哭哭啼啼磕頭求,一口一句:少爺,小的不走,小的不要離開你,陸畔就拿全子沒招,給放身邊了。
這要是他的小廝,那就得開揍啦,跟誰倆呢,死皮賴臉的。
在海上漂的日子,宋福生他們并不寂寞。
尤其是九族兄弟們,因為他們有獨眼宋福壽。
終于有空能好好問問宋福壽的情況,問問家鄉,問問那些能叫出名字的鄉親們。
宋福壽苦澀一笑,他媳婦沒啦。
沒逃前耽誤了許久,丈人一家不走。
后來不走不行了,又開始著急趕路。
剛一逃荒,沒兩天,他媳婦連嚇再顛簸,就挺著大肚子大出血去了。
之后,媳婦都沒了,沒有眼珠子哪有眼眶子。
跟著丈人一家一起逃荒,倆舅哥外加小舅子,平時能說會道的,他也愿意與媳婦娘家多走動。跟丈人一家真挺親的。但是媳婦一沒,到了關鍵時刻就發現,沒糧沒啥的,不是那么回事。
宋福壽多了沒說,只學丈人一家在糧不夠吃的境況下,就不給他吃唄。
然后因為沒走宋福生他們逃亡的路線,為啥沒走呢,這就要說村里當時的情況了。
那時村里,阿爺他們離開后,地里不是有糧嗎?好幾個土財主就召集一幫人來搶來了。附近幾個村都有盲流子啥也不管就是搶。
也是那時候,留守村里的人家才覺得真的要不好,他們就跟這些土財主對著干,什么殺不殺人,你搶我糧食就是要我命。
沒有官府管理的人,殺人放火也沒有人抓他們了,哪還有什么不敢干的了。
就比誰人多,誰力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