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遺憾的是,這種雙關話需要看英文原版才行,中文翻譯版在這上面就要稍遜一籌!
比如雅克-索尼埃館長的遺言:“O,Draconian-devil!Oh,LameSaint!”,其意思絕不是“哦,嚴酷的魔王!哦,瘸腿的圣徒”,而要將打亂的字母重新排列“Leonardo-da-Vinci!The-MonaLisa!”(列昂納多·達·芬奇!蒙娜麗莎!)。
他并不是簡單的引用這些東西,而是在引用中做出了適當的改造。
虛虛實實,將部分史實與小說的虛構混雜起來,形成一種虛構的真實,所以才會讓天主教如臨大敵,也讓很多教徒不能分辨真假!
說實話,張楚對藝術這方面的事情根本不了解,對歐洲歷史也只停留在書本上,對天主教的了解僅限于在寫《少年派》的時候做過涉獵。
他想要將《達芬奇密碼》東方化,首先要做的事情當然就是讓主角成為中國人。
哈佛大學的符號學專家羅伯特-蘭登負責解密整個過程,那他為什么不能是燕京大學的教授楊軒呢?
燕京大學也有符號學、宗教學方面的課程,甚至還有專門的宗教系,里面有很多教授都對歐洲歷史跟宗教有極深的了解。
主角替換過來應該是沒有太大問題的,至于歐洲地方的那些角色肯定就只能保持不變,難不成把達芬奇密碼改成吳道子密碼或者孔子密碼?
還真別說,張楚腦子里面曾經想過《孔子密碼》這個故事,古往今來一直有個神秘的儒學組織在守護著驚天秘密,直到有一天孔子的陵墓被挖了,這個秘密也浮出水面……
至于什么秘密就隨便編造了,比如孔子的弟子里面其實有一個是女子或者更可怕的秘密,這對本國人來說未免有些狗血以及丑化先人的意思,張楚也就不敢多想更不敢動筆寫。
當今社會,和諧為主!
將發散的思維收回來,張楚琢磨著過幾天開學之后可以去找相關教授請教一番,省得自己到時候什么都不明白。
時間即將來到九月,這本《達芬奇密碼》就是他接下來一段時間的重要內容。
重新回到懸疑推理這個領域來,張楚希望能帶給讀者們不一樣的閱讀體驗!
“要是反響還可以的話,說不定也能弄個三部曲出來。我這倒是沒按照順序來,直接把第二部作品整了出來。”
張楚想到這里就直接咧開嘴,《天使與魔鬼》被跳過,這書雖然也挺有趣的,但誰讓《達芬奇密碼》最吸引人呢?
正好每個故事的關聯性并不強,這才給了他跳躍的空間。
又是一個全新的系列故事,不過這一次張楚才不會告訴那些讀者《達芬奇密碼》前后各還有一本書,就讓他們以為是單獨的一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