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了林光華的話,莊建業下意識的皺了下眉。
騰飛集團現如今的確是有渦軸發動機,是以HX—4—1型核心機為基礎,通過對D—30系列燃氣渦輪動力裝置的改進衍生出來的D—30—Z系列渦輪軸發動機。
根據工藝的不同D—30—Z系列渦輪軸發動機大致分為三個版本,功率從296千瓦到554千瓦。
當時騰飛航空東西搞渦輪軸發動機并沒有什么既定的型號的計劃,只是眼看著渦輪螺旋槳發動機一步步走向成熟,便想著能不能利用渦輪螺旋槳發動機上成熟的減速齒輪箱、傳動機構、軸承組合以及控制系統,再加上HX—4—1型核心機的衍生性,就準備做些深入的改進,將其轉為直升機專用的渦輪軸發動機。
由于是帶著試驗性質,因此基準型號選用騰飛航空動力十分成熟的D—30系列燃氣渦輪動力裝置,希望為將來D—40系列或D—50系列轉化渦軸動力積累經驗。
正因為如此,D—30—Z系列渦輪軸發動機從一年前就已經進去實質性的研究階段,原本騰飛航空動力也沒著急,反正是試驗性質,為后續型號趟路的小白鼠,解決的是有無問題,好壞要放在后面才能慢慢消化。
所以啥時候拿出來,騰飛集團上下非常佛系。
然而得到通報的部委在了解到騰飛航空動力研制的D—30—Z系列渦輪軸發動機的具體參數后,立刻派出數個專家組來到騰飛航空動力,對D—30—Z系列渦輪軸發動機進行極為細致的調研和論證。
最后得出結論是,D—30—Z系列渦輪軸發動機符合國內剛剛提出的輕型多用途軍\民兩用直升機的配套動力方案,原則上予以扶持。
輕型多用途軍\民兩用直升機,看著名字很長,實際上就是后來的直—11直升機。
在直9獨扛前期,直10中期閃耀,直20向著揭開新時代序幕的大背景下,直—11直升機的存在感其實很低。
但低不等于不重要,實際上直—11的起點還是很高的,因為它的對標型號可是法國的“松鼠”系列直升機以及美國的貝爾—206系列直升機。
這兩款直升機都是享譽世界的輕型直升機,尤其是美國的貝爾—206系列直升機,根據不同需求衍生出諸多子型號,其中最重要的是三個,一是客運觀光型號,其二是直升機教練機,最后便是軍用型號。
第一種便是最普通的民用型號,包括駕駛員在內承載7人或吊裝同等重量的設備,用于短途客運,地空測繪,航拍攝影等用途。
第二種便是單純的直升機駕駛員的日常訓練和復飛駕駛員的適應性訓練,畢竟輕型直升機的維護成本和使用成本比較便宜,是直升機訓練的理想平臺。
最后一種,也是最重要的一類,那便是輕型武裝偵察直升機,最典型的便是貝爾—206系列直升機改進型號OH—58A“基奧瓦人”輕型武裝偵察直升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