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了,這盤棋想要下好可沒那么簡單,因為整個地球村有能力這么干的真就沒幾個,要知道沒有超大規模的人口基數、良好的人口素質以及幅員遼闊的國土縱深,別說下棋,當個棋子的機會都不會有。
好在國內上述條件都具備,加入世貿組織后經濟有持續高增長,再加上數千年的底蘊擺在這兒了,上級大領導自然要抓住所謂的“戰略機遇期”,讓國內的產業,特別是高端產業再進一步。
哪怕這次升級無法與發達國家相關產業做到平起平坐,那也要為后續的發展打下基礎,再不濟也要把發達國家粉碎機的牙口給練好。
正因為如此,航空工業集團不斷的跟中國騰飛打生打死,那不是主動挑事;中國騰飛面對航空工業集團主動抗爭,一副我命由我不由天的死磕,更不是意氣用事。
而是雙方在上級大領導的棋局中,以航空產業為核心,積極落實大領導們戰略意圖罷了。
實際上在私下里,航空工業集團經常將來自國外的先進技術和設備分享給中國騰飛,從而令中國騰飛的自主研制有了更多的參考、借鑒換個啟發。
同樣的中國騰飛也會時不時將自己掌握的技術和設備反向提供給航空工業集團,另其對引進的技術或設備的消化、吸收更效率。
就拿航發總公司的DA—80T來說吧,外界只看到俄國航空動力集團的技術輸出,成就了國產的DA—80T燃氣輪機。
可實際上,俄國航空動力集團自己對DA—80的了解都不夠充分,以至于給的技術范本并不完整,若非如此,俄國航空動力集團何必那么好心把相關技術賣給國內,自己造出來,賣給國內豈不是賺得更多。
說白了,就是覺得國內不過如此,拿著殘缺技術冒充先進產品,賺一波快錢罷了。
結果讓俄國航空動力集團萬萬沒想到的是,航發總公司不但真的仿制出來了,而且還進一步的改進出性能更好的DA—80T燃氣輪機。
這下輪到俄國人眼紅了。
要知道老毛子的海軍水面艦艇同樣缺大功率燃氣輪機,以至于俄國海軍無數的計劃只能停留在圖紙上,連小步快跑都做不到。
本以為國內跟他半斤八兩,甚至還不如自己,哪成想人家不但做出來了,而且還做出更好的。
面對這種情況,俄國人不眼紅才怪呢,很想直接伸手摟著DA—80T燃氣輪機,來一句:“拿來吧你!”
卻又放不下老毛子那種冷漠孤傲的臉。
沒辦法,誰讓國內曾經師承人老毛子,現如今老師、學生翻轉,做老師的心里總覺得過不去也很正常。
當然了,老毛子礙于面子不敢開口,自然也就不知道航發總公司是怎么用殘缺的技術資料做出DA—80T燃氣輪機的。
如果他們真的有心了解的話,估計就會發現,航發總公司所生產的DA—80T燃氣輪機中,包含了許多源于中國騰飛D—65系列燃氣輪機的相關技術,答案自然就不言而喻了,俄國殘缺的技術資料當然是中國騰飛幫著補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