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撼的不止是助理,馬拉爾內本人同樣是看得目瞪口呆,沒辦法,在歐洲這樣狀況的場面除了航展,根本就進不到數量眾多的不同機型,在同一個機場上一同協作。
不,即便是航展也不可能達到這種程度,除非是1948年的柏林危機或是1973年的“五分錢”行動。
但此刻,錦官城外的天府國際機場卻具備了不亞于當年柏林危機和“五分錢”行動的規模。
事實也的確如此,為了馳援災區,空軍部隊所屬的12架伊爾—76,36架運—18NB以及48架運—17全部出動,向災區緊急運送救援隊伍和物資。
其中運—18NB和運—17具備極強的短距起降能力,因此這84架運輸機被部署在由工程部隊臨時開辟的代號010野戰機場。
野戰機場完成當天,空軍部隊便緊急運送了2400名專業救援人員以及382噸的各類救援物資,隨后三天的時間里人員和物資更是迅速攀升,特別是在構建了完整的空地協調體系后,更是展開晝夜間不間斷的航空運輸。
這還不算,由于震中地區氣候條件惡劣,直升機等低空航空器無法進入,兩架運—18NB搭載著空降兵,在震中上空5000米的高度實施了無依托空降,原本計劃空投200人,但由于氣候太過惡劣,最后只完成了計劃的四分之一,可既便如此,此次空投也完成了災區救援人員的全覆蓋。
不僅如此,空軍所屬的24架S—70直升機,48架直—8plus重型直升機,以及76架米171直升機同樣部署在010野戰機場,作為向災區中型快速轉運的主要力量,做到即便是最后一公里也不浪費一分鐘的。
至于另外的12架伊爾—76戰略運輸機,由于缺乏短距起降能力一般,不適合部署在野戰機場,因此被劃分到天府國際級機場,用于一般物資的空中轉運。
除此之外,天府國際機場內的運輸機種還包括中國騰飛所屬的TNB—18F、TNB—17F、TNB—16F專用貨運飛機,以及在FCNB—220基礎上改裝的TNB—220型貨運飛機,總計達到32架。
寧曉東控股的瓊州航空公司投入了所屬8架TNB—18F以及12架TNB—17F,與此同時還有16架由波音757改裝的貨運飛機。
東方航空所屬的24架A320改裝的貨運飛機。
南方航空所屬的24架波音737改裝的貨運飛機。
國際航空所屬的12架DC—10改裝的貨運飛機,以及春秋航空剛剛配備不就的4架TNB—220型貨運飛機,以及其他航空公司調派過來的機型,林林總總的固定翼貨運類飛機加在一起超過了150架之多。
這些貨運飛機運抵過來的各類物資,除了絕大部分利用重型卡車進行公路運輸外,類似藥品、帳篷、醫療用品等災區急需的救援物資則由中國騰飛所屬的64架直升機組成的航空機隊進行點對點的快速轉運。
至于其余的直升機則以騰飛救援隊的名義部署在災區,協助專業救援隊開展對受災群眾的救助。
馬拉爾內及其助理在路上看到的便是純民用這部分所展現出來的震撼場面,至于010野戰機場哪里,他們是沒看到,否則會更加驚的目瞪口呆。
因為那里的繁忙程度已經達到了一種快要爆表的程度,平均每分鐘就有一個架次的飛機在010野戰機場內起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