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敗再敗,已經無力再戰,還敢如此放肆,豈能容他?”
“陛下,袁譚雖敗,猶有兗冀二州,大軍十余萬,他挾二州世家與孫策談判,正是以退為進,以守代攻,看準了孫策急于取益州,暫時無力進攻兗州。若孫策愿意接受他的條件,暫時停戰,益州就危險了。萬一他投降了孫策,轉身進攻河內,更非朝廷之福。當務之急是穩住他,打消他與孫策談判的計劃。”
劉曄一時著急,聲音不免大了些,劉備雖然不知道究竟發生了什么事,卻聽到了袁譚可能要和孫策議和議和自然是客氣話,實際上就是投降不禁大吃一驚。他從幽州趕來助陣,不管是助袁譚還是助天子,都要經過冀州。如果袁譚和孫策談判,他可就回不去了,幽州也保不住,他將又一次成為喪家之犬。
“陛下,究竟出了什么事?”劉備忍不住問道。
天子轉了轉眼珠,展顏而笑。“卿可知陸議其人?”
“知道,他是吳郡人,故廬江太守陸康的從孫,很早就跟著孫策了。”劉備隨即想到陸議是浚儀的守將,心里升起強烈的不安。看天子和劉曄的神色,絕不可能是荀衍拿下浚儀,只可能是陸議擊退了荀衍,而且是重創。雖然他不清楚陸議的能力如何,可是參照守高唐的朱然,形勢怕是不容樂觀。“陛下,陸議……怎么了?”
“陸議……擊敗了荀衍,袁譚大敗之后,無力進攻,欲與孫策議和。”
劉備面色大變。馬超卻只是眉頭微蹙,并不意外。天子看得真切,正要發怒,忽然有些后悔。馬超在孫策身邊多年,了解的情況很多,早該問問他有關陸議的情況。
“卿隨孫策多年,熟悉陸議否?”天子強忍心中不快,語氣平緩,又恢復了一副云淡風輕的模樣。
馬超點了點頭,斟字酌句的說道:“正如左將軍所言,陸議很早就追隨吳王,深得吳王喜愛,尤其與吳王之妹三將軍投契。他話不多,為人沉穩,臣……也不知道他都在想些什么。不過,吳王對他甚是器重,寄予厚望。”
天子與劉曄交換了一個眼神。他們收到過類似的情報,卻沒有放在心上。畢竟陸議剛剛二十歲,只是孫策身邊侍從之一,并不起眼,名聲還不如號稱三將軍的孫尚香呢。聽馬超這么一說,才知道孫策對陸議的重視與眾不同。以在孫策身邊的時間論,除了孫尚香之外,陸議無疑是到目前為止最久的一個。
如果早點重視馬超的意見,多問問他,早做準備,也許不會有這樣的意外。
“孫策身邊,還有幾個像陸議一般的少年?”天子和聲問道,甚至有幾分請教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