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可以的!”秦川說。
秦川對自己的士兵有信心,或者也可以說值得……就算有士兵因此而受傷,但相比起死在戰場上也不知道要好多少倍了。
后來的確有士兵因此而受傷,最嚴重的一例是三連的一名上士因為速度慢了些而被緊追而來的一名士兵撞到失去平衡,之后從十余米的高處跌落脊椎重重的撞在背包上……就此下半身就失去了知覺。
當他被醫護兵抬走的時,士兵們都不知道該說些什么了。
“他是跟我們一起在非洲打過仗的老兵!”庫恩說:“我記得他,因為他原本是我的部下!”
頓了下,庫恩又接著說道:“沒想到這么多場戰斗都走過來了,卻在訓練時倒下了!”
所以,命運這東西有時很奇怪,沒有人知道它什么時候會突然給你來一下。
“抱歉,長官!”庫恩隨后又說道:“我并不是說訓練不對……”
“我明白!”秦川打斷了庫恩的話:“你不必解釋這么多,我知道這是正確的,而且我們還必須繼續下去!”
至少有一點康拉德的估計是錯的,那就是直升機的改裝時間……康拉德原本估計只需要一周,但實際上足足過了兩周直升機才在維基諾降落。
“抱歉,少校!”康拉德向秦川解釋道:“原本我們以為你用它只是在高加索山脈運輸,所以對它要求比較低,既然知道你是用它來作戰,那么我們就對它進行了一些必要的改裝!”
“是嗎?”秦川問:“哪些改裝?”
“我們在關鍵部位加厚的裝甲!”康拉德說:“比如駕駛室,還有發動機,另外機艙底部也加了一層10MM的鋼板!”
“非常好,上校!”秦川說。
10MM的鋼板恰好能擋住蘇軍的步槍彈,這也就意味著蘇軍的沖鋒槍、步槍、輕機槍等自下而上的對直升機就很難構成威脅了。
“應該的!”康拉德回答:“但是你們要注意,它的防御力也就僅此而已,如果蘇聯人使用12.7MM重機槍……”
“我知道,上校!”秦川回答。
此時的蘇軍,就算是步兵中都普遍裝備一種DSHK12.7MM口徑機槍,現代的影視作品也常看到它……前方裝著一個擋板,裝有輪式射架,德軍通常將其稱作是“俄羅斯收割機”,因為它用來對付德軍的步兵沖鋒十分有效,往往就像收割稻子似的將德軍一排排打倒。而德軍卻往往因為其前方有塊擋板而無可奈何。
這家伙在500米的距離上都可以輕松穿透15MM鋼板,想防它那是基本不可能的。
接著,秦川又掃了一眼另一側目瞪口呆的看著一架架在空地上降落的直升機,說道:“好吧,讓我們來認識下這款飛機,我們把它稱作直升機,確切的說……是‘龍式’直升機!有什么問題嗎?”
“長官!”一名士兵問:“我們就是要乘坐這家伙去跟蘇聯人作戰嗎?”
“毫無疑問!”秦川回答:“否則你以為我們這段時間都在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