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在德國,技工是非常吃香的職業,而且賺到的工資一點都不比做辦公室的低。
甚至有些崗位,干了幾年,有了經驗之后,技工的工資還會比坐辦公室的文員要高出一截。
所以很多德國的年輕人就愿意當技工。
而且當上高中的時候,就要開始分流了。
有意愿當技工的就可以進入技工學校了,而想要學理論知識的,則可以準備考大學了。
而當技工的,先要到技工學校去學習理論方面的知識。
然后就是三年的工廠實踐,這段時間,就是相當于過去的學徒工制度。
是一邊在工廠里實踐工作,一邊要在課堂里學習專業知識的。
人家的技校可和我們的技校有著天壤之別。
首先人家社會就不會瞧不起技校的學生,不會認為他們低人一等。
而且各大企業也愿意招收這些技校的學徒工,這些學徒工被分配到各家工廠之后。
工廠也會對他們進行精心培養,因為他們知道這就是在給他們自己培養新鮮血液。
這些學生里如果有技術扎實,并且在機械方面有天賦的學生。
在這段時間里,他們就可以甄別出來,然后學生一畢業就會被工廠錄用。
而且人家的學徒工進入工廠實習開始,也和咱們一樣,都是會分派帶隊的師傅的。
不過和我們不一樣的是,我們的帶隊師傅,往往會留一手。
因為怕被有天賦的學生頂掉,所以咱們很多工廠里的師傅,在教導學員的時候。
一開始總是會搞什么殺威棒,讓學生卻干最臟最累甚至危險的活,還美其名曰說什么磨一磨學生的棱角。
其實這套路,在肖鋒看來,完全就特么是變態。
磨尼瑪的棱角,你知不知道這么一磨,很有可能就把那些學生的靈性和創造性就給磨掉了?
明明是塊好料子,最后都被這幫老工痞們給帶成了老油條。
這就是人員培訓方面的差距……
而在德國,這種情況是絕對不允許存在的。
所有的師傅帶徒弟,都是要按照規章制度來的,而這些規章制度都是以前的老師傅們編撰的。
他們對于這學徒制里面的黑暗面也最了解,所以把那些不良習慣在這里就卡死杜絕掉了。
如果那個師傅要是搞殺威棒,磨脾性那一套,那肯定會被學徒告的褲衩都賠掉。
然后就是人家的工廠和學校都對這些師傅有嚴格的成才指標要求的。
也就是說,你在規定的三年時間里,要帶出多少合格的徒弟。
因為在學生畢業的時候,會有專人對這些學生進行考核的。
這些學生的技術,和創意能夠有多少達標,多少優異,多少個是不合格的。
這些可都會影響到帶隊老師未來的提拔晉升,以及薪水調整的。
所以每個帶隊的老師傅,別說什么敝帚自珍了,就是任何的花招都不敢耍。
為了自己,他們都會盡心盡力的培養這些學生的。
所以人家德國技校培養出來的學生,畢業之后隨便拉出一個,技術水平說實話都比咱們國內那些大學畢業的工科大學生要扎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