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對米國產品產生威脅,呵呵,對不起,直接封禁CAD軟件,不給你用了。
這其中典型的倒霉孩子就是H公司了。
因為他們的手機,不但拳打水果,還腳踢三桑。
結果就是他們被禁止使用CAD軟件來設計他們的麒麟芯片。
而更可悲的是,當我們發現一旦我們被禁止使用CAD軟件的時候,在國內我們居然沒有一款可以對應的上的對等替代品。
這還只是CAD,而所有三套軟件里,其實最硬核的要數CAE軟件。
這套軟件,可是集數學,物理仿真為一體的大能平臺。
以前米國是很少對咱們開放的,即便是可以買到這款軟件,那管控的也是非常嚴格。
可以說咱們用這軟件,如果想要設計一點和軍用沾邊的東西,那分分鐘都給你禁止。
就比如咱們設計大飛機919,用的就是法國的達索,而沒有用米國的軟件。
這還是花了大錢的情況下,而且達索的軟件,其實跟鷹醬安賽思的比起來,其實還有著相當的差距。
而在這方面,我們也不能說沒有,但我方的CAE軟件,幾乎都是從軍用角度設計出發的。
而且這樣的軟件,其實講究的是一個數據庫。
說的在直白一點,其實就是經驗積累的數據化。
越多的企業使用這款軟件,然后上傳越多的數據。
開發者就可以根據收集來的數據,和消費者的使用習慣,對這些軟件進行修改。
否則就算你能得到軟件,可卻沒有數據庫的支持的話,那你一樣沒辦法進行特定的模擬實驗。
而我們自主開發的CAE軟件,因為此前都是針對軍用設備的,比如是針對戰斗機,和戰車的數據。
這些數據,根本就沒辦法民用化,而且還涉及到泄密的風險。
所以在民用領域,可以說我們是一塌糊涂。
我們國內這種工業開發軟件的市場,此前一直都是被米國安賽思,和法國達索,又或者是德國西門子所占據的。
雖然大家都還能找到海外企業高價購買,可問題是人家會給你做很多限制。
另外就是使用他們的工業設計軟件,也是相當不安全。
尤其是你這邊剛剛有個不錯的創意,剛使用這套軟件建了模。
結果人家那邊就知道了,很容易人家就可以把你的創意剽竊,然后賣給歐洲或者米國企業。
結果到頭來,你的創意還沒等落到實處。
結果沒兩天,人家歐美企業,就率先發布了一個發明,和你的類似,而且還申請了專利。
然后在編個故事,說我這此前已經研發好長時間了,創意受某某科學家的。
可實際上呢,就是厚顏無恥抄襲的咱們的發明。
以前咱們還沒什么證據,可是最近幾年,隨著咱們了解的越來越多,也就越發直到這幫歐美企業的無恥了。
可知道又如何?
知道了,你也離不開人家的工業開發軟件啊?
如果你能不用他們的開發軟件,那自然就不會泄密,可問題是咱們國內根本就沒有同類型的軟件啊?
所以盡管知道,歐美的軟件不可信,可大家還是只能捏著鼻子忍了。
這樣的情況,直到今年初,星火科技推出了一個工業開發軟件的云平臺之后。
原本一直卡在大家脖子上的桎梏,一下就迎刃而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