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算下來,這些外國企業,就可以趴在我們身上源源不斷地吸血。
而我們自己的企業,則會因為對方技術專利的封鎖,始終追趕補上來。
于是咱們就選擇了汽車為突破口,并且并沒有相信最近今年,日本人在國際上大肆宣傳的什么氫能源是新能源的最終解決方案那一套說辭。
而是義無反顧的選擇了電動車!
要知道日本人之所以信奉氫能源,也是因為十年前的311大地震的緣故。
要知道在那之前,日本人也是極度信奉電動車和混動車的。
甚至在那個時候,豐田的普銳斯就已經打遍天下無敵手了。
可是那次大地震讓日本損失摻重不說,并且對核電產生了陰影。
而他們國土面積又小,獲取電能的方式又比較單一,只能采用火電,大量進口煤炭和天然氣的情況下。
他們自然不會大力發展電車。
于是才有了豐田總裁,說電車也一樣污染環境的說法。
可是如果這要換到我國,那他們那套說法自然就不成立了。
我們的國土,幅員遼闊,而且在我國大西部的荒漠和隔壁地區,還有數百萬公里的土地在拋荒,沒有利用上。
以前,我們也在頭疼,到底該怎么把這片土地用上。
自從我們在太陽能領域,和風電領域不斷取得突破之后,管理者們才發現。
我們廣大的西部地區,簡直就是我們取之不盡的能源寶庫啊!
有人做過計算,只要把這些荒漠地區,鋪上太陽能板,只要鋪滿三分之一。
發出來的電,就足夠我們全國一年的使用了。
甚至隨著光伏領域技術的不斷突破,這個發電量還會更高。
甚至發出來的電,不光可以夠我們全國使用,甚至都夠整個亞洲使用。
而這也就給我們提供了大量上電車的能源基礎。
而且給西部荒漠地區裝上太陽能板,可不光是能利用太陽能發電。
還能有效的改善當地的自然環境、。
可能有人不太理解,這裝上光伏發電設備,怎么就能改善環境啦?
嘿嘿,這主要和當地的日照足有關。
正因為日照太足,當地原來又缺乏植被,所以每天的蒸發量都很大。
這就導致了很多中西部地區缺水,長此以往就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
就造成了當地寸草不生,土地荒漠化的環境。
可是如果給地表上鋪上太陽能設備,一方面可以發電。
而太陽能板,又給地面帶來的遮陰的效果。,這就大大降低了當地的地表水蒸發量。
這個時候,在太陽能板下面種上一些草本植物,成活率就極高。
而且還能在這些太陽能板下面,搞養殖業,養雞養羊。
這可不是在開玩笑,事實上很多西部地區,現在就已經這樣做了。
而且取得的經濟效益還都不錯。
甚至我國最近的黃土高坡開始漸漸變綠,就和這些太陽能電廠大量建設,有著很大的關系。
而最近我們的電動車制造企業,不斷在技術上取得突破,也只是一個開始。
這只是打開一個突破口而已,要想真正完成全面的產業升級。
那必須是從根基開始,比如從最基礎的工業制造這一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