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老李是個實在人。
“我堅決擁擠朝廷的決定,也擁護秦宣相的決定。”
這老李的態度讓秦瑯很高興。
隨李光度進了邕州城,查看了下邕州的檔案數據等,跟老李也開誠布公的談了談朝廷對于嶺南的核心政策。
“桂州有李襲志,如今邕州有你李公,我可放心了。”
“我會堅決按朝廷的政策施政的,若是我有做的不好的地方,宣相大可以把我撤了換人。”
在邕州呆了幾天。
秦瑯挺喜歡這個地方的,都已經九月了,邕州城外稻子金黃一片,農民們都忙著收割稻子,又是個豐收季節。
而在那濤濤邕江里,木排正源源不斷的從上游的左溪右溪順江而下。
那是秦瑯為建大明宮派人從交州和云貴砍伐來的巨木名樹,順著上游的左溪右溪順江而下。
樹木成排沿江而下,抵邕州下潯州一路可抵達廣州。
紅河也還有木排抵交趾,但為了盡快的讓這些木頭運回長安建大明宮,所以采木的官員考察實地后,建議秦瑯是分成數條路線,紅河下交州,也有經左右溪抵邕州再直下廣州的,另外也有從湘贛、巴蜀等地伐木,經湘江贛江等入長江,抵揚州再入運河送關中。
通過這種多處采伐運送,能夠提高運力,避免擁堵耽誤。
秦瑯頭一次看到這些從遙遠大山里運出來的木頭,特意跑到江邊去看,發現這些樹木還真是夠大。
聽著押運的官員們仔細的介紹著這些樹材的種類和樹長、直徑等尺寸,秦瑯還是很驚訝的。
好些樹都是百年以上樹齡了,生長在那遙遠的深山老林里面,可就因為長安天子要給太上皇蓋一座宮殿,于是官員們跋涉萬里跑進深山老林里找樹,雇傭了許多當地山民們伐木鋸樹,辛苦的從大山里運到河里,再一路換騰的運到了這。
有些樹,居然是從他封地武安州境內的山里砍來的。
他們在左溪最上游的源頭處大山里砍下樹,再順江運來。
“能夠從上游一直順江而下嗎?”
“哪有這么輕松啊,左江上游許多地方都河淺灘多彎急,木排在好多地方都要拉纖才能過,一不小心就突然觸灘,輕則木排撞散,重則排斷人亡。我們這批樹出山運出來,前后已經死了不止百人了。”
有些是山里砍樹摔死的,有樹壓死的,也有被野獸襲擊殺死的,還有被毒蛇咬死的,更有不少是運樹時摔死壓死的,在江里放排是最輕松的了,但一樣有不少人在險灘遇難。
聽到這里,秦瑯心頭沉重。
他是大明宮的總監造,讓人來交州伐樹,也他的主意。
雖然他提出了改征民眾服役伐木運樹,改為出錢雇傭民工伐木運輸,可想不到也一樣會造成這么多傷亡。
“傷亡的工人,給賠償了嗎?賠償款能夠贍養他的父母,養育他的妻兒嗎?”秦瑯告訴那官員,一定要做好賠償,不能讓這些珍貴的木料帶血入京,不能讓大唐的太上皇住進一座帶血梁柱建起的大明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