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里路,得走半個月甚至更久。
武士彟心急如焚,卻又無能為力。
他從利州緊急調來的幾千人馬,也全都精疲力盡,總共是調動了三個折沖府的兩千府兵,以及三千鄉兵和志愿義勇。
五千人馬,是他短時間里能調集的最大兵力,這還是因為那三個折沖府的都尉們主動請令,否則他們不愿意的話,他根本調動不了府兵。
當深夜之時,臨時的駐營地里,武士彟睡不著的坐在白水江邊,聽著那湍急的流水聲,望著滿天的星斗,不由的后悔起來,或許自己就不是帶兵打仗的料,本來根本就不該來。
或許自己只要調集好人馬,準備好錢糧器械,靜等秦三郎從長安趕來利州,然后把人馬錢糧都交給他,讓他統領著去救他父親就好了。
自己為何非要逞這能呢?畢竟這不是通緝搜捕幾個逃犯,也不是去圍剿一伙山賊,這是急行軍千里前去救援秦瓊啊。
要是自己趕到時,秦瓊已經被殺或是被擒了?那自己怎么辦?
又或者自己半路又遇暴雨山洪或是塌方或泥石流,被困在路上,前進不得退后不能呢?
·······
利州。
秦瑯帶著幾百輕騎日夜兼程的趕到,結果發現張超無奈的迎接他。
“我趕到時,武刺史已經調集了兩千府兵三千鄉兵義勇出發救援了,他走的是北線,走文州扶州,繞過大雪山入松州北境。”
秦瑯一聽這話,氣的瞪大了眼睛。
“蝦扯蛋,北線只是適合小股馬幫商隊進出,根本不適合大軍行進。眼下又是夏季暴雨山洪多發期,塌方泥石流會讓本就難走的路更加難走。應國公怎么犯如此大錯,他走北線,看似能縮短幾百里路,但實際上,他可能比南線要多花上一倍以上的時間,甚至被困在半道中寸步難行!”
秦瑯感激武士彟沒等到朝廷的批準就緊急調兵救援,甚至是親自帶隊,可他卻犯了錯,他選了一條看似簡短實則更耗費時間的路線。
他把寶貴的五千利州兵馬,帶向了一個錯誤的方向,浪費了保貴的兵力,甚至是浪費了寶貴的初期救援時間。
“我去追趕應國公,請求修改路線?”
“來不及了。”秦瑯聽說武士彟已經出發了十來天了,估計已經走到半道上了,這個時候進也好退也罷,其實都是在浪費時間了。
“指望不上應國公的這支人馬了。”
秦瑯拿出太子的手令,讓利州刺史府的官員帶他的人去請折沖府的軍官們前來。
利州做要交通要害,駐有數個折沖府,有一個上府,一個下府,三個中府,總共五府五千府兵。
除去番上宿衛京師,以及輪戍邊地的府兵,在府的府兵應當還有四千左右,再扣去武士彟帶走的兩千,還有兩千人。
頒出太子的監國令,秦瑯命令留守的幾位果毅都尉立即緊急動員,馬上征召所有在番的府兵全部歸府,隨他出征救援松州。
幾位果毅都尉對于這位年輕的相公,倒是沒有拒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