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著跨時代的技術碾壓,秦糖成為了糖界的新龍頭,絕對霸主。不過秦瑯也知道不能吃獨食,所以雖然秦瑯對于核心的制糖工藝一直嚴格保密,防范極嚴,但卻不介意與別人共享利益。
整個秦糖有如今的地位,也與當初他的這個策略是分不開的,秦家掌握核心工藝配方,然后拉了不少個戰略合作伙伴,這些合作伙伴都是精挑細選的,既有朝中的頂級權貴,如長孫無忌高士廉房玄齡等,甚至還給皇帝、皇后和太子干股分紅。
另一方面,也還選了秦家最可靠的盟友老程家老牛家等,同時也給秦瓊續弦崔氏家族等一些山東五姓親戚機會,一起合伙。
這是最強的資源整合,各個方面都打通了,有長孫無忌等的朝堂背景做靠山,更別說皇帝都是收了保護費的,而山東士族的加入,也是共享了他們強大的商業渠道和人手。
正因此,當初秦家糖業才能迅速的擴張,短短幾年后就完全把天竺霜糖給打下去,暢銷海內外。
甚至后來,秦瑯還在利潤分配這塊,做了極高明的創舉,他特意搞出來一套經銷商制度,給他的合伙人們分塊劃區,讓他們分銷白糖,秦家負責生產,然后將糖分銷給各家,各家再每家一塊糖區,再分銷零售下去。
這個模式后世爛大街,但在此時很了得,既給各家分享了足夠的利潤,同時也最大的調用了各家的渠道、人手等,讓秦家的糖能夠鋪遍大唐每個角落,甚至銷往海外。
這也是一個讓利的過程,好處秦瑯并沒有獨得。
更別說,后來他又積極勸說合作伙伴們在南方建立甘蔗種植園,購買奴隸種植甘蔗,為秦糖再添一份力,同時也多得一份利潤。
這過程里,秦瑯也拉了更多的新伙伴進來,讓圍繞著秦糖的這個利益團體更加強大。
秦糖的產量,取決于如今各家合作伙伴們的甘蔗種植園,他們的甘蔗種植數量,決定著產量。而秦家高超的工藝,又保證了這項買賣的高附加值,保證了這買賣的長期穩定性。
下游各經銷商伙伴們,則負責把秦糖暢通的銷往各地,且控制著整個糖市場的穩定,不讓出現竄貨甚至是互相拼價格的惡性競爭,以維持秦糖的品牌。
各家在整個框架下,每年都能賺取很滿意的利潤。
今年糖產量大增,對于秦瑯來說,并沒太值得高興的,糖現在已經只是一項買賣了,糖產量增加了,但按照早前約定的各家合作協議,新增的糖產量,也是要按比例劃分給各家合伙的經銷商的。
利潤共享,多出來的產量,也并不是秦家自己再吞下,秦家控制著核心的一環,其實賺的本來已經是大頭了。
“按以前的約定,召開白糖商會會議吧。”
白糖商會是以秦家牽頭,各大合作伙伴們聯合組成的商會,這個商會控制著整個大唐糖業的方方面面,完全把持了市場,為了協調行業的各個環節,維持好市場,保護大家共同的利益,所以建立了這個商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