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這個時候皇帝不應當再派大軍征遼,畢竟新舊皇帝交接的時候,也是內部最不安穩的時候,可李世民卻不打算停止征遼,就算他死了,他也希望能夠按計劃拿下高句麗和百濟。
對于朝中的穩定,他希望秦瑯能夠回去,有秦瑯和長孫無忌領銜政事堂,可保過渡安穩。
在信的末尾,皇帝甚至罕見的威脅秦瑯,若是秦瑯不奉詔北上,他將廢除呂宋都督府。皇帝非常清楚秦瑯的那點小心思,知道他那俗透頂的私心,想在海外當個自由自在的國王。
如果秦瑯能夠奉詔北上,好好輔佐承乾繼位,李世民并不在意這些,但如果秦瑯在這個關鍵的時候還不肯出來,那他也就不會跟秦瑯客氣。
秦瑯相信皇帝說到做到,自己確實就是這么個俗人,總惦記著自己的封地,皇帝、大臣們誰看不明白呢,只是大家想不明白秦瑯為何這么執著于這個而已。
這些年往邊疆跑的,其實都是中原的窮老百姓,沒田沒錢,所以跑邊疆去悶蕩,圖的是田地。
但士族豪強們,這些年卻都是在往京都遷移,因為京都才是天下中心,哪怕是過去長安的那些豪門,如今也都幾乎遷入洛陽了,守著京城,才能占據更多的資源,才有更多的機會進入中樞。
而不是如秦瑯那樣,總想著往邊地跑,甚至一口氣跑到海外去。
就算換得一塊自由自在的封地,在他們看來,也并不劃算。
也只有秦瑯才會這么執著,才會拿這些當寶。
李世民也看的很清楚,秦瑯的這種做法,卻又讓李世民覺得這個女婿不再有威脅,他會是承乾的重要助力而不是威脅,因為秦瑯這些年早把秦家的根都全移去海外了。
長嘆一聲。
天可汗,要落幕了嗎?
一直以來,這位就如同一座大山一樣壓在他頭頂,就算這些年皇帝再怎么不問政事,再怎么修道服丹,也不會改變對他的壓力。
可現在皇帝真要落幕了,秦瑯卻還有些舍不得了。
良久,秦瑯終于起身。
他按響了桌上的銅鈴。
“第下。”
“吩咐下去,我后日出發,前往登州港。”
侍從驚訝,這個決定太突然了。
“需要讓北上的兩千水師提前出發嗎?”
“不,水師的原行程不變。”
“那隨行護衛的任務如何安排,是調諸班直還是上六都同行護衛?”
秦瑯道,“我此去登州港登陸,然后去齊州泰山面見天子,用不著興師動眾的,隨行人數不要超過五十人,帶二十名護衛就行。”
“護衛數量太少了。”侍從勸諫。
“我朝見天子帶那么多護衛做什么?去安排吧!”秦瑯搖搖頭,長嘆一聲。
呂宋到登州,這一路不會有什么危險。而見了天子,若是有危險,就算帶上幾千人也不安全。
所以,倒不如干脆輕車簡從好了。
況且,他也不相信李世民召他去,會要弄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