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過雪的山路人跡罕至,加上烏鴉凄涼的叫聲,顯得更為寂靜。
沈云旗的心情沉重,他牽著盡歡在泥濘的山路上慢慢走著,牢牢抓住盡歡以防她摔跤。
到了一個山坡上,盡歡便看到一座孤零零的孤墳立在那里,墓碑上刻著“沈如嵐之墓”,立碑人是沈云旗。
盡歡這才發現,自家舅舅居然是隨母姓的。
就是現在這個高呼“婦女能頂半邊天”的年代,除非男方是上門女婿,孩子才會隨母姓,一般孩子都還是隨父姓的。
民國時期,新舊思想交替碰撞,但是不可能開放到這個地步吧
“舅舅您是隨母姓的嗎”盡歡一邊拔草一邊說道。
沈云旗聽了也沒什么為難的意思,直接回答道“嗯嗯,你姥姥走了之后,我就到了外家生活,所以就隨了母姓”
把荒草清理干凈,沈云旗撫著墓碑說道
“娘,兒子不孝,最終也沒能把小妹找回來,不過我把小妹的孩子帶來了小魚兒,來,給你姥姥行個禮吧”
“姥姥好”盡歡鞠了個躬。
盡歡覺得那個年代的女人真是可悲可嘆。
沈如嵐作為兩個孩子的母親,她不顧一雙兒女,以如此慘烈的方式來報復丈夫的羞辱。
可最終也沒有改變渣男另娶他人的決定,釀成的苦果反而是由她的一雙兒女來嘗。
沈云旗小小少年失去了母親,沈云卿也在混亂中走失。
多年以來,沈云旗都為自己不小心弄丟了小妹而愧疚。
并不說這些事情責任都在沈如嵐,但沈如嵐作為一個母親,拋下兒女沒有任何交代選擇了死亡,本就是一種不妥的行為。
沈云旗蹲在墓碑前面,又說了一會兒話,才準備帶著盡歡下山去。
這個時候,看著一個五六十歲的老人拄著拐杖上山了,還帶著一捧黃白色的鮮菊花。
已經下過幾場雪的時節,能看到鮮花倒是稀奇事,估計是暖房里面培育的吧。
“阿宸”這個老頭看著沈云旗,語氣很是激動欣喜。
沈云旗牽著盡歡的手,不由得緊了緊,盡歡發現沈云旗的臉色冷若冰霜,顯然是心情不太愉快。
這個老人拿著菊花,顯然是來掃墓的,沈云旗還這么不待見他。
不會是傳說中的渣男吧
有這么巧
沈云旗冷著一張臉,“我的名字是沈云旗,不是什么阿宸你可能認錯人了”
“阿宸,我知道你恨我,”老人的表情顯得很悲傷,“你覺得我害死了你娘,可當時我們是和平離婚,我也沒想到”
沈云旗唇角的笑容嘲諷,“算了吧,你別費唇舌去解釋,你以為我會信要解釋的話,自己去地下跟我娘解釋好了”
說完之后,沈云旗拉著盡歡就準備往前走。
“阿宸阿宸”老人連忙攔住他們的去路。
沈云旗怒極反笑,“別假惺惺地來這套,你真的不應該來這里,我怕你踩臟了我娘的墓地
再說你來這里,你病歪歪的樣子來這里,你妻子兒女知道嗎
別到時候出點什么事,再來擾我娘的清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