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杯酒下肚,水面上的濕冷之意減緩許多,手腳也不再像剛才那般冷冰冰。
趙汝愚跟葉青所在的這條船塢,顯然是有著自己的目的地,而葉青也不問,趙汝愚打算從二十四橋水面上,駛入揚州城河道后打算去哪里。
河道上的馬車如同街道上的馬車一般繁多,而葉青跟趙汝愚這艘,只坐著兩個大老爺們,還打開四
面艙簾的船塢,自然是在河道上,成為了河岸上游人、擦船而過的其他畫舫、船塢上的人們側目的對象。
兩個大老爺們在上元節這樣的日子里,乏味的坐著一條船喝酒,竟然連個佳人也不招呼陪同,這是過的有多拮據,但又想要體會上元節的喜慶啊。
兩人對于河岸上旁人的鄙夷目光,畫舫上那蔑視的眼神毫無所覺,依然是端著酒杯就著小吃,在船塢上討價還價。
隨著在河道上漂流的時間,趙汝愚便開始謀劃著,劉德秀之后,誰來任揚州知府差遣一事兒來。
不同于其他事情,在這件事情上,趙汝愚還沒有狂妄自大到,隨意的按照他自己的想法兒來任免,先不說吏部的史彌遠那一關好過不好過,而且即便是過了,到了揚州之后,能不能像劉德秀這般活著,都是一個未知數。
葉青到底有多陰狠,他趙汝愚并非是不清楚,相反,看似隨和的葉青,在朝堂之上的手段,向來就是以陰狠、凌厲著稱,要不然的話,怎么可能就以一
個小小的禁軍都頭,短短的十來年時間,就爬到了如今的高位
有朝堂之上的官員會私下里議論,若不是當年葉青得到了高宗皇帝的重用,要不是正好利用了高宗皇帝想要除掉湯思退這個機會,他葉青怎么可能會有今日這樣的高位
自然,除了高宗皇帝,還有人以當今太上皇,甚至是圣上對其的信任,來表達他們對于葉青爬到今日高位的不屑,或者是認為,葉青就如同是走了狗屎運一樣,并非是靠他的才能走到今日高位的。
畢竟,在那些文臣眼里,葉青頂多就是一個有勇無謀的劊子手,陰差陽錯加上運氣好,才有了今日的地位。
但在趙汝愚眼里,幾乎與葉青算是在夏國共事過,在建康暗斗過的他,特別是對于當年信王府發生的一切了如指掌后,他其實比任何人都要清楚,葉青能夠有今日的成就,完全是因為此人的城府跟心性。
試問,誰會在得到高宗皇帝的恩寵時,不是巴
不得把命都獻給高宗皇帝,以此來表達自己對圣上的忠誠但葉青呢高宗皇帝用了他,他非但不在心里感激不盡,竟然是一邊辦差,一邊未雨綢繆的給自己留著保命的退路。
所以,這樣的人,真的只是一個莽夫那么簡單,真的只是靠著運氣,才得到了今日的成就嗎顯然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