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虞已經重新任命了新的別駕從事和主簿。
陳民劉新死后,劉虞連著召集屬官,要給趙徽一個交代。
雖然只是幾天過去,但是劉虞相比幾日前,更加蒼老了。這件事情,似乎一下子剝奪了劉虞十幾年的時光。
有的說給錢,有的說給地,有的說給一些頭銜。
劉虞不知道錢要給多少,地又要給多少,趙徽才會滿意。
就算他給了,趙徽收下了,劉虞知道他和趙徽的關系,再也不可能回到以前。
如果說劉新和陳民的事情,不是他吩咐的,說出去有人信嗎?
正常沒有人會相信,州牧的屬官敢忙著州牧做出這么大的事情。
劉虞不知道,他在趙徽心中的形象。別人不信,但是趙徽相信。
但是現在,就算趙徽當著劉虞的面說,自己相信這件事情和劉虞無關,劉虞也不信趙徽說的是真的。
這就是人心,永遠看不清別人的內心到底是怎么想的。
劉虞仁義,甚至說迂腐,可是不代表他傻,反而他比大多數人都要聰明。
越是聰明的人,想的就越多。
在劉虞看來,之前他和趙徽之間的矛盾,是可以調和的。可是現在雙方之間已經有了無法愈合的裂痕。
不管怎么做,這道裂痕會一直存在,一直擱在兩人的心中。就算現在看起來修補好了,也終究會有一天變得更大。
“我想將州牧之位讓給趙徽。”劉虞看著自己的屬官道。
“大人,這萬萬不行啊。”治中從事驚道。
其他幾個從事,也都是一臉不可思議,完全沒想過劉虞竟然會做出這樣的選擇。
這可是州牧,真正的封疆大吏。以現在朝廷政令不出三輔,州牧就等于是土皇帝。
其他人都紛紛勸劉虞,一定要三思。
這不僅只是劉虞的事情,還和他們息息相關。
如果州牧換成趙徽,他們這些治中、兵曹、文學、武猛等等州牧的屬官從事,能留下的沒有幾個,趙徽肯定是要任命心腹之人。
“你們不要在勸人。”劉虞已經下定決心。
這幾天他已經想明白了,他繼續擔任州牧,最后只會損害幽州的利益。
而且與趙徽正面相爭,他沒有絲毫勝算。
而對于趙徽這個人,劉虞總體是滿意的。讓趙徽擔任幽州牧,只是他個人利益受損,但是對幽州百姓卻是有利的。
當今天下大亂,幽州百姓更需要趙徽這樣的州牧。
劉虞查過,雖然趙徽也在招募兵馬,但是趙徽現在控制的三個郡,治下的百姓遠比另外郡城的百姓要好。
趙徽從沒有因為需要招兵買馬,需要錢糧,而去壓榨普通百姓。
將幽州交給趙徽,劉虞從心底放心。
今天劉虞沒有在讓自己的屬官討論,他說出決定后就離開了。
不管這些人接不接受,劉虞都會將州牧之位讓給趙徽。
“你們說,我們現在該怎么辦?”治中從事問道。
看著劉虞甩袖離開,一群屬官聚在一起,繼續商量對策。
“都怪劉新陳民兩人,不然州牧大人也不會把位置讓出去。”武猛從事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