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先生告知,我現在應該怎么做?”
袁譚抓住荀諶的手臂,他第一次感覺到困難。
他第一感覺到,他父親之前做出那些決定,所背負的壓力。
一個決定很簡單,可是背后牽扯的太多了。
袁譚現在一個決定,可能影響到他父親袁紹的生死,還有他老師田豐。
要不要押送糧草去幽州?
出兵?
還是不出?
不送糧草去幽州,他父親可能會被趙徽殺死。
而送糧草,可能會被公孫瓚得逞。
到時候不僅沒能救出袁紹,反而還要搭上這二十萬的糧草。
結果卻是什么都得不到。
冀州現在已經千瘡百孔了二十萬石的糧草,不是小數目。
袁譚也是要從各個世家中征集。
如果最后全便宜了趙徽或者公孫瓚。
袁譚在這些世家心中的地位會再度下降,他們會更加不滿袁譚。
而袁譚更加難以建立威信。
荀諶沉思了一會道:“最好還是要先和元皓取得聯系,探明主公的情況。”
袁譚憂心道:“我就怕趙徽和公孫瓚不會給我們這么多的時間。”
荀諶道:“大公子可以一面派人聯絡元皓,一面準備運送糧草。”
袁譚道:“真的要送二十萬石糧草去幽州,送給趙徽?”
他還是有些舍不得。在決斷上,袁譚比他父親袁紹還不如。
荀諶道:“必須要給。”
雖然這二十萬石的糧草,現在對于冀州來說,是一筆很大的數目。
可是他們需要和趙徽公孫瓚斡旋。
至少現在表面上,要讓趙徽公孫瓚看到他們在行動。
荀諶道:“我們征集糧草的速度可以慢一點。押運的時候也慢一點。時間上,足夠我們和元皓聯系上了。”
雖然田豐現在是袁譚的老師,而且在主觀上,袁譚也不愿意相信,田豐會背叛。
可是在他猶豫的時候,就已經表明了,他心中的確定,他心中的不安和懷疑。
反而還不如荀諶對田豐的信任。
比起袁譚,荀諶更加了解田豐的為人。
公孫瓚在信中說的那些,確實有發生過。
但就算田豐和趙徽有過密談,荀諶也不信田豐是想背叛袁紹。
即使公孫瓚在第二封信中寫到,田豐身邊多了趙徽的親衛。
在荀諶看來,這也是田豐為了自保。
田豐向趙徽尋求保護,那么田豐要防備的人,自然就只有公孫瓚了。
袁譚道:“那派何人前去?”
鄴城已經沒有多少大將了,能穩壓公孫瓚的就只有文丑。
派其他人去,袁譚也擔心反而被公孫瓚給奪權了。
但是派文丑去的話,鄴城也沒有大將坐鎮,袁譚又擔心有敵人來襲,會守不住鄴城。
特別是太史慈現在就在兩百里外,隨時都可能發起進攻。
即使文丑現在已經從前線回到鄴城,也需要時刻準備再度迎戰太史慈。
而除了文丑之外,袁譚真的不知道還能派誰。
這一年來,袁紹麾下的將領死傷慘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