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理其實很簡單,逃出去的營州漢民,包括大戶人家在內,很多都無法再回營州。
人口少了,無主的土地卻增多了,只要依附契丹人的漢官不全是笨豬,按照傳統的治理方法,采取無償贈送土地,以及若干年減稅的務實政策。
要不了一代人的時間,營州本地的小農經濟,自然而然的會得到快速的發展。
李中易一邊翻閱文檔,一邊仔細的琢磨著,敢窩藏傳國玉璽的那位仁兄,必定是個心機深沉的家伙。
左子光已經把全城的人丁戶籍,全都梳理了一遍,那人卻始終杳無音信。
這么大的一座宅子,李中易進宅的時候,宅內又被打掃得干干凈凈。從諸多的事實反推回去,平日里宅子里的仆人,一定少不了。
忽然,李中易腦子里的靈光一閃,大叫一聲,“唉呀呀,某家險些錯過了”
話音未落,就聽左子光的聲音,從窗外傳來,“稟恩師,學生找到眉目了。”
李中易放下手里的毛筆,輕聲一笑,吩咐道“自己滾進來吧,某家倒要看看,你找到了什么眉目”
左子光推門進屋,正欲行禮,李中易含笑擺了擺手,寬慰說“將明辛苦了。”
李中易此話一出口,左子光便明白了,坑殺叛族工匠之事,他肯定沒有做錯。
左子光忽然想起了李中易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名言楚王好細腰,宮中多餓死
具體應景的解釋,其實是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不是一路人,不進一家門
“恩師,學生差點被那人繞了進去,好在咱們甄別戶籍異常仔細,沒放過任何一個可疑之處。”左子光嗜血的舔了舔唇角,瞇起雙眼,“如今,那人的大致身之處,學生知自矣”
李中易含笑擺了擺手,說“你且莫說出來,咱們各自手書在紙上,看誰猜得更準”
“哈哈,一切都瞞不過恩師您的眼睛,那學生便獻丑了。”左子光挽起衣袖,提起毛筆,飽蘸濃墨,在雪白的信箋之上,刷刷寫下了一行大字。
與此同時,李中易也在紙上,留下了他的看法。兩人幾乎一齊收筆,師徒彼此看了眼對方的字跡,竟不約而同的笑了起來。
“嘿嘿,那人竟然是”左子光仿佛餓極了的噬人猛獸,突然發現了獵物一般,精神異常抖擻。
s還有更,求月票的鼓勵。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