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懷中點點頭,說“老劉啊,那就下命令吧,給契丹人來個關門打狗。”
“來人,傳我的將令,命輔兵營把咱們收集起來的干柴,都堆上來。”劉賀揚扭頭向傳令官下達了作戰命令。
傳令官復述了一遍完整的軍令之后,拍馬馳向陣后的輔兵營,在他剛才所處的方位,又一位傳令官及時的補了位。
劉賀揚的命令比較復雜,單靠簡單的樂器,難以表達清楚軍令的內在本質,所以,需要傳令官親自騎馬過去。
楊懷中看默默的注視著摩拳擦掌的劉賀揚,他并沒有插話的打算。按照軍法,在確認了調動命令之后,怎么作戰指揮都是劉賀揚的責任。
身為第二軍的軍鎮撫,楊懷中在戰時的職責除了保護好劉賀揚的安全之外,便是監督軍令的順暢執行。
楊懷中的經歷比較復雜,他能夠從能人輩出的李家軍中脫穎而出,機遇和能力缺一不可。
從河池鄉軍開始,楊懷中就是郭懷的部下,那時候他不過個是小小的什長罷了,官卑職小戰功也不顯著,和李中易也沒有任何交集。
可是,偏偏事有湊巧,一次偶然的機會被選拔入講武堂學習的楊懷中,在擔任值星鎮撫的時候干了一件大事,讓他一下子就入了李中易的法眼。
為了讓軍官們對于鎮撫擁有最后拍板權的清醒認識,李中易故意越過各級鎮撫,將軍命直接下達到了當班值星軍官的手上。
恰好,當日的值星鎮撫便是楊懷中,他看見部隊在調動集結,而他卻沒有接到軍令,便挺身而出,斷然制止了值星軍官的違禁行為。
軍隊之中,除了講軍事和指揮之外,還必須講政治和正氣
從那一刻起,楊懷中便入了李中易的法眼,并被逐步提拔到了第二軍鎮撫的高位之上,成了李中易信任的高級將領之一。
很快,輔兵們便抱著干柴和干草,沿著第二軍的防線,堆出了一個大圈。
“點火”劉賀揚果斷的下達了阻截的命令,同時吩咐手下人準備好投石機,以便將被點燃的干柴扔進契丹敗軍之中。
雄雄的大火被點燃之后,剛剛逃出營州西門,自以為抓住了生機的契丹人,眨眼間便陷入到了新的絕境之中。
狗急了還要跳墻,何況是以武勇名震天下的契丹勇士呢
“兒郎們,隨我殺出去一條生路”幽州總管府兵馬副都總管奚王蕭特林,揮舞著手里的彎刀,聲嘶力竭的呼喚著部下們向他靠攏。
“吼”
“呼”
“殺”契丹人被逼急了,他們紛紛舉起手里的戰刀,兇狠的拍馬朝著劉賀揚這邊撲來。
“嗖”一支長箭冷不丁的射入劉賀揚的牙兵都陣營中,伴隨著一聲痛叫和濺起的血花,帶走一名李家軍將士的生命。
“豎盾”
“挺槍”
“投火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