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問,朝廷沒有消滅李家軍的絕對把握,豈敢輕舉妄動
廟堂實力論李中易又是個極其務實的家伙,他一向信奉一個近于真理性質的邏輯在絕對的實力面前,一切陰謀詭計不過都是浮云罷了
“博約公,請喝茶。”李中易端起茶盞,笑容可掬,非常客氣的和楊炯打招呼。
楊炯原本有些走神,聽了李中易的招呼,趕緊拱手恭維說“您喝的茶,肯定是絕品,沒得說。”
李中易只當沒看見楊炯的走神,笑瞇瞇的說“你是知道的,我一向喝不慣煮的團茶,只喝清沏的綠茶。”
楊炯立時老臉一熱,心中發慌,李中易剛當上參知政事的時候,楊炯為了給下馬威,曾經拿清沏綠茶這事,狠狠的鄙視過李中易的土包子行徑。
“以下官的淺薄見識,卻也知道,如今的京城之中達官貴人之家,已經慢慢流行沏茶”楊炯被逼無奈,只得絞盡腦汁繞著彎子,大拍李中易的馬屁,同時暗中作出解釋。
李中易也沒打算當場讓楊炯下不來臺,他笑瞇瞇的說“移風易俗,不容易啊。”
楊炯原本暗暗捏了把汗,擔心李中易借題發揮,如今,李中易高高的舉起,卻輕描淡寫的放下,倒讓他大大的松了口氣。
來見李中易之前,楊炯早就想好了談判方略,原本羽林右衛的軍官們并不需要全都召集到場,只需要李中易代為轉達即可。
可是,楊炯如果失去了天使的身份,就只能任由李中易擺布了,這是他最大的擔憂。
所以,楊炯借故拖延時間,不過是想獲得談判的主動權罷了。如今,茶也喝過,下人們也都已經屏退,該談正事了。
只可惜,李中易始終一副云淡風輕、穩座釣魚臺的樣子,顯然是不想主動詢問內幕,楊炯在暗罵的同時,也只得硬著頭皮開了腔,“不瞞李相公您說,下官北來之時,曾得知一下,魏王父子被契丹人給擄了去,太后娘娘整天以淚洗面”
李中易大吃了一驚,魏王父子竟然被俘,這可是歷史上并沒有發生過的事情啊。
以李中易的見識,他立即察覺到了,楊炯此行的真正來意,其實是想換俘吧
咳,這就不好辦了呀,李中易的腦袋立時漲成了八個大
由于李中易并沒有刻意掩飾,楊炯清晰的觀察到,李中易驚得張大了嘴巴
楊炯重重的一嘆,說“太后娘娘茶飯不思,已經瘦得不成人形,如果魏王父子有和三長兩短,太后娘娘她恐怕”
一旁的何大貝對符太后沒啥感情,他分明看出來,楊炯打蛇順著桿子往上爬,故意借勢想壓迫李中易低頭。
何大貝長期主持參議司的工作,屬于典型的勞心者治人的范疇,他不需要多想,就猜到了楊炯沒有說出口的目的魏王父子不能出事,必須平安的返回大名府。
論及謀劃作戰,何大貝的水平足夠了,可是,怎么把尊貴的太后親爹,從契丹人手上搶回來,他還真心沒啥好辦法。
何大貝傻了眼,李中易卻暗暗一嘆,他徹底想通了耶律休哥一直沒出現的緣故。
不管是奚人也好,還是其余的各部落也罷,無論哪家的實力壯大,對于契丹國來說,都絕非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