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的政事堂內,也早已亂成了一鍋粥,在朝的六位相公,齊聚一堂共商對策。
當朝宰相竟然殺人逃跑,無論放到哪個時代,都絕對是駭人聽聞的,捅破天的大事
按照政事堂的分工,吳廷祚平日里頂多也就是分管水利方面的事務,位雖高權卻很輕。
另外,吳廷祚不屬于符太后或是范質之中的任何一派,所以,他的立場相對中立許多。
吳廷祚一直安靜的坐在那里,喝茶看熱鬧,并沒有主動摻合進去的想法。
現場,和吳廷祚有著同樣想法的,還有魏仁浦魏相公,以及滑陽郡王李瓊,李老相公。
政事堂的主公事廳,也就是首相公事廳內,就見李谷伙同王溥,肆無忌憚的圍攻首相范質。
李谷冷笑道“范相公,如果不是你死扣住李筠不許走,又怎么會鬧出今日之大事呢”
“李筠固然早蓄異志,可是,主政者若是比逼迫得太狠了,豈有今日之禍”王溥瞇起兩眼,緊跟著李谷的步伐,陰陽怪氣的添油加醋。
范質畢竟是范質,他淡淡的一笑,說“留李筠在京中為相,輔理朝政,乃是先帝的遺詔。莫非,先帝剛剛龍馭賓天,遺詔就不算數了么”
一直閉著雙眼的李瓊,聞聽此話,不由睜開眼睛,深深的看了范質一眼。
那句老話叫作什么來著姜畢竟是老的辣啊
李瓊自從兵敗于林虎子之手后,驟然從云端跌至谷底,嘗盡了世態炎涼
為家族的未來計,李瓊甚至放下自尊,打算把嫡親的孫女李七娘嫁給李中易為妾。
幸好,李中易是個重情誼的人,并沒有因為好色,就答應這段不怎么協調的姻緣。
柴榮臨終前留下的遺詔,讓李瓊榮登政事堂之門,成為八相之一,勉強算是挽回了一點顏面。
可是,“過山車”一般的經歷,讓李瓊大徹大悟,沒有實力的所謂相公,不過是混吃等死罷了。
當初兵敗落難之時,李瓊以前的老部下們,一個個避之惟恐不及,生怕和李瓊保持交往,惹惱了皇帝。
等到李瓊成了宰相之后,這些老部下們仿佛前事沒發生過一樣,居然一個個又厚著臉皮主動上門送禮。
其中的世態炎涼,人間冷暖,只有身臨其境的人,才會有最深刻的體會
磨難使人清醒,一起共過生死的老部下們都靠不住,夫復何言
所以,李瓊自從進了公事廳之后,一直秉承著只帶耳朵,沒帶嘴巴的原則,三緘其口充當悶嘴葫蘆。
魏仁浦魏相公,他冷眼旁觀李谷和王溥合伙圍攻范質,并不是完全不想摻合,而是別有一番心思。
朝中諸相,除了領兵在外打仗的李中易,以及公然殺禁軍潛逃的李筠之外,也就剩下廳內的六個人了。
范質那是首相,獨攬著整個政事堂的實權,不容任何人覬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