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谷和王溥,早在先帝主政時期,已經和范質結下了無法化解的梁子,屬于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競爭關系,絕無轉圜的余地。
魏仁浦曾經細心揣摩過朝局,假如說,李谷、王溥和范質斗得兩敗俱傷,那么最有可能受益的會是哪些人呢
李瓊的年紀太大,他不過是先帝耍弄權術,故意擺進政事堂的攪屎棍罷了,不可能接任首相。
吳廷祚,雖然是個老成持重的舊臣,以前柴榮出征時,他曾兩次就任東京留守,可謂深受先帝的信任。
只不過,吳廷祚被范質所排擠,新君即位之后,他少有接觸符太后的機會。
至于李中易嘛,嘿嘿,如今傻子都看得出來,他領軍回京之日,便是被削弱實力之時。
魏仁浦心里比誰都清楚,李中易的戰功越顯赫,就越會被符太后所忌憚。
后周太祖郭威靠啥起家做皇帝的功高震主的李中易,很自然會被排除在首相的候選名單之外,這是毋庸置疑的事實。
老謀深算的魏仁浦,算盤珠子撥過來扒過去,把一切都算盡了,最終得出結論,他魏某人繼任首相的可能性顯然最大。
有鑒于此,魏仁浦絕對不會浪費口舌,摻合到本不該摻合的危局之中。
六位相公,三位不說話,另外一半斗成了一鍋粥,局面別提多糟糕了
“范相公,先帝的遺詔自然具有無上的權威,就怕有人故意扯起雞毛當大旗,別有用心。”
李谷這話一出口,連王溥都覺得過了,他趕忙幫著打圓場,拱著手說“先帝早就看出李筠乃是狼子野心之輩,故留下遺命,羈縻李筠于京城。誰曾想,李筠太過狡詐,心狠手毒,竟敢殺禁軍反出京城,實在是十惡不赦。”
李瓊有些驚訝的望向王溥,此公啥時候變得如此的伶牙俐齒,他幫李谷打的圓場漂亮之極,簡直是無可挑剔。
說來也是巧合,吳廷祚對王溥的為人卻知之甚深。不夸張的說,他對王溥的了解,遠遠超過在座的諸公,也包括李谷在內。
王溥,字齊物,并州人。他出生于官宦世家,后漢乾祐年間,考中甲科進士第一名,任秘書郎。當時李守貞占據河中,趙思綰在京兆反叛,王景崇在鳳翔反叛,周太祖郭威帶領部隊討伐他們,任命王溥為從事。
河中平定后,郭威得到叛賊的文書,里面有很多朝中大臣及藩鎮互相勾結的內容。
郭威記下他們名字,準備把他們都抓了,王溥諫阻說“鬼魅這些東西,趁夜黑而出,一旦日月光明,就自動消滅。請把這些東西都燒掉,以安君主旁邊的反賊之心。”
僅從此事,便可以看出王溥的才干,的確是個心思縝密之人。
更重要的是,吳廷祚非常清楚,王溥和李谷明為一伙,實際并不是一路人
反倒是,王溥暗中和趙匡胤頗有些密而不宣的來往,吳廷祚知道這事,其實也是偶然。
王溥最寵愛的一個美妾,名喚月娘,原本出身于官宦之家,因為其父參與了權臣的謀逆之舉,慘遭家破人亡之災。
當時,吳廷祚恰好協辦此案,也許是出于憐憫,他筆下留情,將月娘充入官營教坊,算是保住了她的一條小命。
后來有一次,吳廷祚巡視完畢河工后,興之所至,索性撇開隨從們,獨自步行回城。
路上,記憶力超群的吳廷祚,無意中看見月娘乘馬車,進了趙家的別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