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挑選后,你手上的這兩個是比較合適的。”
“第一家研究所叫紫金復合材料研究實驗室,規模較小,占地面積在五十畝左右,科研人員也不算很多,目前只有不到二十名。不過同時擁有碳材料和高分子能膜材料的研究資質,也有一部分的設備,報價在一千三百萬。”
“第二家叫做先進聚合物材料研究所,規模大一些,占地面積在一百畝左右,有近四十名博士研究生和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高分子能膜材料的合成、應用研發及制品開發。”
“不過它缺少碳材料領域的研究能力,主要是沒有這方面的人才和完善的設備,資質是有的。報價在兩千一百萬。”
“這兩家研究所,你都可以看看,如果不合適的話,我再找找。”
為了尋找到合適的研究所,陳正平也可謂是煞費苦心了。
這段時間他看了兩位數以上的研究所資料,最終才從里面挑出來的這兩份。
他一個院士,平常自己主持的科研項目都是千萬級別的,卻親自挑選兩千萬資金能購買的材料研究所,做到這個份上,只能說除了愛,沒有其他的了。
認真的看完手中的兩份資料后,徐川開口道“就第一個紫金復合材料研究實驗室吧。研究所小點沒關系,資質和設備齊全就足夠了。”
陳正平點了點頭,道“行,那我這邊安排樊鵬越幫你處理這事,價格方面再談談,應該還能再壓下去一些。”
聞言,徐川心中一動,問道“樊師兄現在還在南大”
陳正平嗯了一聲,接著道“他現在在讀博士后,快升助理了,怎么,你有想法”
徐川嘿嘿笑道“我這邊手上還有其他的事情,可能沒多少時間管理自己的研究所”
陳正平眼皮跳了跳,一開始他以為徐川是想將樊鵬越挖到他的研究所去,沒想到挖人是猜到了,但職位卻完全不對。
他以為是研究員,頂天了是一個正式研究員,結果卻是管理人員。
這中間的差距可大了。
如果一名科研人員走管理路線進階,沒個十年八年的,根本就坐不到主管的位置上。
這還是中小型的研究所,如果是大型研究所或者有國家背景的科研機構,時間會更長。
現在徐川挖樊鵬越,直接起步就是主管甚至是更高,這為他節省了至少八年以上的時間。
雖然樊鵬越目前是跟隨著他在做博士后研究,能接觸到不少的科研資源和項目。
但跟著徐川也不差。
作為第一個華國籍的菲爾茲獎得主,徐川能拿到的資源、科研資金和科研項目絕對不會比他這個院士少。
對比之下,一個是博士后,還要磨很長一段時間才能晉升教授;另一個則是管理一家研究所,可謂是一步登天。
選擇哪個,誰都知道。
只是樊鵬越能撐起來這個擔子嗎
放不放人什么,陳正平沒想過,他考慮的是樊鵬越的能力能不能幫助徐川撐起這家研究所。
相對比現在已經三十歲了還在讀博士后的樊鵬越,陳正平毫無疑問更看重更喜歡徐川,對于徐川,他也是不留余力的幫忙。
帶著這個想法,他提出了疑問。
徐川笑了笑,道“樊師兄還是很不錯的,跟隨導師您學到了不少的東西,而且導師你這些年的一些項目,很多不都是他在幫忙管理么。我相信他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