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回贈漁具茶具,愿都督暫息戎機。”
“垂釣渭水,品茗談兵,豈不快哉?”
使者去后,夏侯霸憤然道:
“丞相豈可真作婦人態?”
司馬懿解下巾幗,擲于案上,冷笑曰:
“昔韓信受胯下之辱,終成大事。”
“今區區巾幗,何足道哉?”
“諸葛亮欲激我出戰,我偏不如其意。”
遂命設宴,
竟頭戴巾幗,身著素服,與諸將飲宴。
使者將司馬懿回贈之漁具茶具交給諸葛亮。
眾人不解其意,諸葛亮乃對眾人解釋道:
“此司馬懿拒絕吾搦戰之意也。”
司馬懿欣然接受了諸葛亮給他的人設,并把它變成自己的優勢。
其潛臺詞就是:
難為你漢都督軍務繁忙,日理萬機。
竟還惦念著老夫,懿深感惶恐。
聽聞中原錦繡,然我川蜀雖弊亦有風雅之物。
既然大都督雅興,贈我女裝以求‘靜’,靜諧音正是‘靖’。
我便回贈這套漁具、茶具,愿都督于軍旅之余,能閑來垂釣沔水畔。
或靜坐品茗定軍山,稍安勿躁。
勿要過度操勞,保重貴體為要。
你笑我“怯如婦人”,我便自比“閑云野鶴”。
你將“靜”等同于女性化的怯懦,我將“靜”升華道家的“無為而治”和智者的“從容不迫”。
諸葛亮含笑接過司馬懿回贈的漁具與茶具,命人好生收貯。
時近正午,庖人奉上膳食。
諸葛亮便邀魏使同席。
但見庖人端上一甕熱氣騰騰的雞湯。
湯色澄黃,內中燉著一只烏骨雞。
并佐以當歸、枸杞等藥材,香氣四溢。
諸葛亮親自為魏使盛湯,笑道:
“仲達贈我漁具茶具,勸我保重身體。”
“煩請回稟:亮每日皆精心調養,不敢有負厚意。”
言畢,
啜飲一口雞湯,狀甚愜意。
忽似想起什么,問魏使道:
“仲達近日飲食如何?一日能用幾餐?”
魏使不敢欺瞞,恭答道:
“我家丞相夙興夜寐,軍中等事務無巨細皆親力親為。”
“每日所食,不過數升米糧而已。”
諸葛亮聞言,手中湯匙微微一頓,輕嘆道:
“食少事煩,其能久乎?”
隨即對侍從道:
“取我珍藏的參苓白術散來。”
本位面的諸葛亮,由于在交州得了神醫董奉的真傳。
故也懂得些醫術,善于調理藥膳。
不多時,
侍從奉上數個藥包。
諸葛亮親授魏使:
“此乃亮平日調養所用,可補中益氣。”
“請轉交仲達,就說孔明每日能食一雞,身體康健。”
“望仲達勿要過分操勞,善自珍重。”
魏使拜謝而去后,帳中諸將皆露不解之色。
姜維率先問道:
“都督何故以實情相告?”
“若司馬懿果真積勞成疾而死,豈非我軍之幸?”
關興亦附和:
“正是!司馬懿若死,魏國失一柱石。”
“我軍南滅魏國,可成矣。”
諸葛亮放下湯匙,羽扇輕搖:
“伯約、安國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司馬懿自李家滅門之禍后,報仇之心日切。”
“我今示之以閑暇,正為激其心志。”
見諸將仍困惑,諸葛亮徐徐道:
“用兵之道,攻心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