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殷紅’的身份是最大的謎團,她到底是哪里人,真名叫什么,為什么會一路乞討到丹南縣,也需要調查,其中關鍵人物就是之前給她飯吃的汪大娘。
楊錦文和傅明遠商議后,鑒于楊錦文他們累了一天一宿,所以就派了刑警隊的人去調查。
楊錦文也是這個意思,這個案子,自己的人從偵查到抓人,以及審訊都給干了,總不至于把后面的功勞全都給撈了。
再說,他們幾個人不可能把一個案子全給辦了,沒那么多時間,也沒精力。
一旦案子陷入到僵局,偵辦人員的精神也會跟著萎靡,需要運用人海戰術時,刑警隊能不能配合,還不好說。
于是,楊錦文吩咐大家先回招待所休息,睡醒之后再到會議室碰頭。
翌日一早。
楊錦文就接到了溫玲的電話,她現在在省城的毒物實驗室里。
專家仔細看過聾啞女人的器官切片,并且提取了腎臟、肝臟和心臟的毒素,綜合意見的是,聾啞女人服下的劑量不小,但沒有立即致死。
如果要追溯時間的話,專家的意見是聾啞女人是在服下百草枯的時間是在十二個小時之前。
雖然給不出具體的數據,但也能證實楊錦文所調查的線索。
那就是聾啞女人搭乘k121綠皮火車,忍受劇痛,冒著死亡的風險,也要找到化名‘殷紅’的女人。
‘殷紅’和這個女人極有可能是同一個地方的人!
江城不在k121的客運路線上,是從蓉城出發的。
那么‘殷紅’和這個女人的老家,是極有可能在這條客運線的某個地方。
還有,‘殷紅’是絕對聯系過聾啞女人的,不然聾啞女人不會如此準確地找到她家的地址。
楊錦文帶著思考,去到街對面的刑警大隊時,一個女公安跑來,報告道:“楊隊,江城沙萍鎮派出所來電話了,說他們那里沒有符合我們要調查的人。”
“行,謝謝你。”
“不客氣。”
楊錦文見她扭扭捏捏,沒打算離開,便問道:“還有事兒?”
“我就是想問你哪天有空?我請你吃個飯?”
“呃……等案子破了,我請大家一起吃飯,你也來。”
“哦,那好吧。”女警搖晃了一下身體,心有不甘的摸了摸耳邊的頭發。
躲在拐角的呂薇薇挑了一下眉,抱著文件過來,故意踩重腳步聲,向楊錦文道:“楊隊,找到線索了。”
“什么線索?”
“之前在袁家煤礦干活的汪大姨,人已經帶回隊里了,姚隊和貓隊正在問詢。”
“行,謝謝你。”楊錦文應了一聲,快步上樓,走去接待室。
接待室內,一個五十幾歲的大娘,坐在軟皮椅子里,兩手交叉握著,表情很拘謹。
她開口道:“張晨是一路乞討到丹南縣的,她身上有很多舊傷,這孩子是遭過罪的。
至于是哪里人,我不太清楚,聽口音是川省那邊的,她還開玩笑說,她以前殺過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