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椅上,皇帝換了個舒服的坐姿,眼神玩味。
“回陛下,無策。”
李天都很認真的道:“眼下藩屬各地氣候已成,縱有驚世之才,怕也是回天乏力了。”
他說的是事實,并非因立場緣由,故意這么說。
在李天都的心中,皇帝想要削藩,想收回權柄,是完全做不到的荒繆之舉。
他也想不出有任何辦法,能讓柱國世家徹底湮滅。
“罷了。”
天子見狀,倒也不為難。
最終,他的目光,落在了李策之身上。
“李策之,你上前來,看看可有良策?”
對于李策之,曹辛也是看了一段時間。
他在曹辛的心中,雖算不得真正能力挽狂瀾的大才,但也算是塊璞玉了。
細心雕琢,日后有成大器的可能。
這批進士學子中,他能瞧得上眼的,也就是李策之一人了。
至于其他的進士學子,在天子眼中,大都是讀書養望,只為文運加身,卻沒有半點謀斷之能,當真是朽木不可雕也。
希望,這個小家伙,不會讓自己失望吧。
曹辛心中這般想著,隱隱有些期待。
李策之突兀的被點了名字,微微一怔。
他有些驚詫。
此前,他從未見過天子,可天子卻能叫出他的名字。
單是這個細節,李策之便能推斷出,自己此前,應當已被關注了。
“看來.....爹說的不錯。
陛下身邊缺少能人。
這的確,是個大好機會。”
李策之心中暗暗想著。
強壓下心頭的惶恐,大步走上前。
“臣以為,藩屬之患雖重,可若下定決心,刮骨療毒,并非積重難返。”
李策之深吸了一口氣,站在這山河輿圖之上,朗聲道。
“陛下若想削藩,當徐徐圖之,不可操之過急,否則將會引起激烈反撲。
在內,可行推恩分化之策。
于外,可用操縱輿情之舉。
..........”
他激揚文字,在紫薇殿內揮斥方遒,指點江山。
雖舉止仍有些怯生,但謀斷之能,已是初現崢嶸。
天子闔目,坐在龍椅之上,傾聽著李策之的策論,半晌,沒有睜眼。
直到李策之最后一句話落下,才緩緩睜眼。
“不錯。”
曹辛的臉上,第一次露出了笑容。
他說的不錯,不是指李策之的策論可行。
事實上,李策之所獻之策,雖說頗有可取之處,但仍過于生澀牽強。
他對于柱國世家很多事情,知曉不多,甚至有幾處應對之法,全然無用。
但曹辛仍說了不錯。
他指的不錯,是對李策之這個人,感到滿意。
這次公開以藩屬之事為題,曹辛并非是真打算從這些連官場都未經歷過的小娃娃口中,聽得平定天下,收權歸心的經天緯地之策。
他只是,想借機,看看這些人的思辨能力,看看到底有沒有值得倚重,值得培養的潛力罷了。
畢竟,若柱國世家之患這么好平,單憑弱冠之年的學子幾句話便可瓦解,皇室也不必為此掣肘這許多年了。
很顯然,李策之的表現,并未讓天子失望。
李策之說完胸中策論,緩緩退下。
他心頭,也有幾分惶恐,不知陛下是否滿意。
事實上,李策之沒有盲目自信,對于所獻的策論,他也知曉,想要真正平息柱國世家坐大的情況,是不可能的。
但,他也只能結合自己所了解到的信息,盡力去出謀劃策。
至于能否入得天子法眼,便是盡人事聽天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