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七爺,這叫豆腐腦。”柳均說到。
李七爺點點頭表示聽到,再端起碗,神情就大不一樣了,如果之前只是一碗讓他果腹的早餐,那現在就是柳娘一門吃飯的手藝,意義完全不一樣的。
柳均是很難理解這個時代的人對‘手藝’的重視,所有的敝帚自珍,傳子不傳女,學徒制,教會徒弟餓死師傅等等,都是建立在對‘手藝’的珍視上,基本上,學會一門手藝,就能代代傳承,衣食無憂。
這是柳均這種在網上搜幾下,就能搜到各種教學視頻的人所無法理解的。
李七爺沒有問柳娘的手藝是誰教的,只是鄭重的捧起碗,大大的喝了一口。
“咦,好東西,咸香順滑,入口即化,沒有牙也能吃啊,這東西好,這東西好。”李七爺贊不絕口,迫不及待一整碗都吸溜下肚。
李七爺的話讓柳均想到了豆腐腦的另一個優勢,再一看,李七爺的牙口果然也不好,這似乎是這個時代所有上年紀的男女的共同特征,柳均就沒見過幾個牙口好的。
他的這具身體柳娘算好的,一口潔白整齊的牙齒,這可能也是柳娘身體素質好的一大原因吧,牙口好才能胃口好身體好。
可是李大石桂花嫂李瘸子等人,只要上了年紀的,沒見誰的牙齒好,不像上一世有牙醫,缺哪個補哪個,就算全沒了也能種牙,不至于一點咀嚼能力都沒有。
但李七爺是真的一點咀嚼能力都沒有,平常吃東西都是烀爛乎的,哪有豆腐腦這般咸香順滑。
有這個優勢,柳均對豆腐腦的銷售又多了幾分信心了。
“不錯,味道好極了,肯定會受歡迎,柳娘,你打算賣多少錢一碗?”李七爺問到。
七爺之前都習慣叫‘大石家的’,現在卻叫起了‘柳娘’,這意味著在他的心里,柳娘不再是李大石家的附屬品,而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了。
柳均也聽出了這個稱呼變化所代表的意義,心里不以為然的撇撇嘴,說到:“賣一個銅板可行?”
磨的豆子大概能煮三大桶的豆腐腦,能盛三百碗左右,一碗一文,能賣三百文。
昨晚花了一百三十幾文買材料,這些材料能做六次,成本分攤下來卻只需要二十幾文,利潤足足十倍。
李七爺想了想,建議道:“價格合理,但你這……豆腦新鮮奇妙,可賣高價,兩文更合適。”
這種事情當然是李七爺更權威,柳均說到:“好,聽您的。”
叫起李有為和李大個,一行四人趕著馬車,馱著三大桶豆腐腦往縣城趕,趕到縣城城門處,正碰上城門開啟,順著人潮往里進的時候,突然給城門守卒給攔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