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克森好奇地接過了查爾斯手中的文件,看到文件的標題是《關于開辟敵后戰場之計劃(草案)》。
這次戰役末期,迪克森為了保存有生力量而選擇了全線大踏步的撤退,這就使得魚人占據了沿海一線少則十公里,多則幾十公里的土地。
好在精靈族更為看重人口資源而不是土地資源,不然迪克森早就因此被拉出去打靶了。
隨之而來的,就是魚人那邊不得不將有限的兵力稀釋在新占領的土地上。
面對這種情況,查爾斯不趁機啃下敵人一大塊肉來就怪了。
迪克森卻想到另一邊去了,他認為查爾斯年輕人初登高位想抓住機會證明自己的能力,但是他明顯沒有組織大規模戰役的能力,于是就選擇了自己最熟悉的敵后戰場。
畢竟只要看看查爾斯的履歷,就知道他最熟悉的就是敵后的小規模突襲行動。
迪克森將這份計劃書草案帶回了自己的辦公室,先是讓其他參謀發布“查爾斯快遞”行動開始的命令,然后坐在辦公桌后開始起查爾斯所寫的計劃書來。
看了幾頁,迪克森就發覺查爾斯的計劃與以往的突擊隊敵后作戰有所區別。
以往的突擊隊在派往敵后之后大多進行游獵行動,他們四處游走,遇到合適的獵物就咬一口,遇到強大的敵人就遠遠躲開。
這次查爾斯提出,派出的突擊隊不再只限定為各大隊下屬的突擊分隊,而是從隊伍中抽調精干力量組成數量不等的突擊隊放出去。
他還要求突擊隊帶上通訊器,遇到小股敵人就吃掉,遇到中等數量的敵人就召喚附近的友軍合力殲滅。
如果敵人數量太多,那就在敵人行進路線上層層設伏,針對敵人的前衛與后衛進行襲擾,通過遠距離攻擊和地雷殺傷敵人,務必不讓敵人安安心心、舒舒服服地行軍。
除了外出活動的敵人外,突擊隊還將視情況襲擾敵人的據點、倉庫與基地等固定目標,有機會就用風箭彈轟一下,沒機會也可以破壞敵人的道路,順便埋個雷。
同時潛入敵后的突擊隊通過攜帶的通訊器隨時上報敵情,使自己成為整個軍隊的眼睛和耳朵。
各地前線軍隊則根據突擊隊上報的敵情進行分析,指揮與配合突擊隊的對有價值的目標發起更有針對性的攻擊。
從總體而言,下一階段的行動就是趁著敵人立足未穩,尚有大量未能有效控制區域之際,發揮精靈單兵素質高的優勢,通過大量小規模的戰斗不斷地殺傷敵人有生力量,進而積小勝為大勝。
與此同時,各突擊隊還擔負著尋找敵人高端戰力的任務,發現目標后立即通知己方的高端戰力對其進行絞殺。
迪克森仔細研究了查爾斯計劃書中的思路,他發現查爾斯十分重視通訊器在戰斗中的作用,大有將通訊器裝備下沉的意思。
迪克森的發現是對的,習慣了擁有便捷通訊方式的查爾斯自然不會忽視通訊器在戰爭中的使用。
雖說現在的戰爭只是冷兵器時代的戰爭,戰爭地域、規模比不上他老家那邊的機械化戰爭,兩種戰爭對信息傳遞的要求根本不是一個數量級的。
但查爾斯覺得熱兵器時代即將來臨,機械化部隊也有了雛形,與其后期遇到了問題再補課,不如提前把一部分能做的工作做好。